注射用更昔洛韦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注射用更昔洛韦

阿昔洛韦片

规格

0.5g

0.1g*12片*2板
生产企业

丹东医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津华晖星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46267

国药准字H20034044
说明
适应症

1. 适用于免疫缺陷患者(包括艾滋病患者)并发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的诱导期和维持期治疗。 2. 亦可用于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及用于巨细胞病毒血清试验阳性的艾滋病患者预防发生巨细胞病毒疾病。

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用于生殖疱疹病毒感染的初始发作和复发病例,对反复发作的病例口服本品用作预防。2、带状疱疹感染:用于免疫功能正常者的带状疱疹和免疫缺陷者轻症病例的治疗。3、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

用法用量

1. 诱导期:静脉滴注按体重一次5mg/kg,每12小时1次,每次静滴1小时以上,疗程14~21日,肾功能减退者剂量应酌减。肌酐清除率为50~69ml/分钟时,每12小时静脉滴注2.5mg/kg;肌酐清除率为25~49ml/分钟时,每24小时静脉滴注2.5mg/kg;肌酐清除率为10~24ml/分钟时,每24小时静脉滴注1.25mg/kg;肌酐清除率10ml/分钟时,每周给药3次,每次1.25mg/kg于血液透析后给予。 2. 维持期:静脉滴注按体重一次5mg/kg,一日1次,静滴1小时以上。肾功能减退者按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肌酐清除率为50~69ml/分钟时,每24小时静脉滴注2.5mg/kg;肌酐清除率为25~49ml/分钟时,每24小时静脉滴注1.25mg/kg;肌酐清除率为10~24ml/分钟时,每24小时静脉滴注0.625mg/kg;肌酐清除率10ml/分钟时,每周给药3次,每次0. 625mg/kg于血液透析后给予。 3. 预防用药:静脉滴注按体重一次5mg/kg,滴注时间至少1小时以上,每12小时1次,连续7~14日;继以5mg/kg,一日1次,共7日。 本品静脉滴注时,配制方法如下:首先根据患者体重确定使用剂量,用适量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使之溶解,再注入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乳酸钠注射液100ml中,滴注液浓度不得大于10mg/ml。

口服(一)常用剂量1、急性带状疱疹:成人每次0.2-0.8g(2-8片),每4小时1次,1日5次,连用7~10天。2、生殖器疱疹:初发生殖器疱疹:成人每次0.2g(2片),每4小时1次,1日5次,连用10天。慢性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成人每次0.2-0.4g(2-4片),每日2次,持续治疗4-6个月或12个月,进行再评价。根据再评价结果,选择每次0.2g(2片),每日3次或每次0.2g(2片),每日5次的治疗方案。未治疗过的生殖器疱疹的发作频率和严重性可能会随时间变化。治疗1年后,要对生殖器疱疹感染者的发作频率和严重进行再评价,以确定是否继续使用本品治疗。间歇性治疗:应在复发性症状初期给以及时治疗,成人每次0.2g(2片),每4小时1次,1日5次,服用5天以上。3、水痘:2岁以上儿童每次口服剂量为20mg/Kg,每日4次,总量为80mg/Kg/日。成人及体重40公斤以上的儿童:每次0.8g(8片),每日4次,连服5天。(二)剂量调节:1、急慢性肾衰患者:此类病人的用法与用量请参见下表。表3:肾衰病人的剂量调整常用剂量剂量调整肌酐清除率(ml/min/1.73㎡)剂量(g)每次0.2g(2片),每4小时1次10每次0.2g(2片),每4小时1次,每日5次0-10每次0.2g(2片),12小时1次,每日2次每次0.4g(4片),每12小时1次10每次0.4g(4片),12小时1次,每日2次0-10每次0.2g(2片),12小时1次,每日2次每次0.8g(8片),每4小时1次25每次0.8g(8片),4小时1次,每日5次10-25每次0.8g(8片),8小时1次,每日3次0-10每次0.8g(8片),12小时1次,每日2次2、血液透析:对于需要血液透析的患者,血透期间血浆中阿昔洛韦的半衰期约为5小时,6小时的血液透析使血药浓度下降60%,因此病人的用药剂量应在每次的透析后予以追加调整。3、腹腔透析:无须在给药期间调整剂量。

副作用

1.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艾滋病患者长期维持用药后约40%的患者中性粒细胞数减低至1000/mm3以下,约20%的患者血小板计数减低至50000/mm3以下,此外可有贫血。 2.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精神异常、紧张、震颤等,发生率约5%,偶有昏迷、抽搐等。 3. 可出现皮疹、瘙痒、药物热、头痛、头昏、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食欲减退、肝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或降低、血尿、血尿素氮增加、脱发、血糖降低、水肿、周身不适、肌酐增加、嗜酸性细胞增多症、注射局部疼痛、静脉炎等;有巨细胞病毒感染性视网膜炎的艾滋病患者可出现视网膜剥离。

本品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有:1、消化系统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2、过敏性反应:包括发热、头痛、外周红肿等。3、神经性反应:包括头痛、过度兴奋、共济失调、昏迷、意识模糊、意识减退、神志错乱、头昏眩晕、头痛、幻觉、局部麻痹、嗜睡等。4、血液及淋巴系统:包括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症等。5、肝胆、胰腺:包括肝炎、高胆红素血症、黄疸等。6、肌肉、骨骼系统:肌肉疼痛反应。7、皮肤:脱发、光敏性皮疹、瘙痒症、表皮坏死、风疹等。8、局部反应:眼部不适感等。9、其他:血尿尿素氮升高、肌酐升高、血尿、肾衰等。

禁忌

对本品或阿昔洛韦过敏者禁用。

对阿昔洛韦过敏者禁用。

成分

本品主要成份更昔洛韦。

阿昔洛韦

性状

本品为白色粉末或疏松块状物。

本品为白色至类白色片。

注意事项

1. 本品化学结构与阿昔洛韦相似,对后者过敏的患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 2. 本品对静止期病毒无抑制作用,因此用于艾滋病患者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时往往需长期维持用药,防止复发。 3. 本品须静脉滴注给药,不可肌肉注射,每次剂量至少滴注1小时以上,患者需给予充足水分,以免增加毒性。 4. 本品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并易引起出血和感染,用药期间应注意口腔卫生。 5. 用药期间应经常检查血细胞数,初始治疗期间应每二天测定血细胞计数,以后为每周测定一次。对有血细胞减少病史的患者(包括因药物、化学品或射线所致者)或粒细胞计数低于1000/mm3患者,应每天进行血细胞计数。如中性粒细胞计数在500/mm3以下、或血小板计数低于25000/mm3时应暂时停药,直至中性粒细胞数增加至750/mm3以上方可重新给药。少数病人同时采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粒细胞减低有效。 6. 肾功能减退者剂量应酌减,血液透析患者用量每24小时不超过1. 25mg/kg,每次透析后血药浓度约可减低50%,因此在透析日宜在透析以后给药。 7. 本品需充分溶解(最好在室温下)后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液浓度不能超过10mg/ml,一次最大剂量为6mg/kg。本品溶液呈强碱性(pH=11),滴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并注意避免药液与皮肤或粘膜接触或吸入,如不慎溅及,应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眼睛应用清水冲洗,避免药液渗漏到血管外组织。 8. 育龄妇女应用本品时应注意采取有效避孕措施,育龄男性应采用避孕工具至停药后至少3个月。 9. 用药期间应每2周进行血清肌酐或肌酐清除率的测定。 10. 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每6周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对正在接受齐多夫定治疗的上述患者,常不能耐受联合使用本品,合用时甚至可出现严重白细胞减少。 11. 器官移植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肾功能损害,尤其是与环孢素或两性霉素B联合用药的患者。

1.对更昔洛韦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 2.脱水或已有肝、肾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3.严重免疫功能缺陷者长期或多次应用本品治疗后可能引起单纯疱疹病毒和带状疱疹病毒对本品耐药。如单纯疱疹患者应用阿昔洛韦后皮损不见改善者应测试单纯疱疹病毒对本品的敏感性。 4.随访检查:由于生殖器疱疹患者大多易患子宫颈癌,因此患者至少应一年检查一次,以早期发现。 5.一旦疱疹症状与体征出现,应尽早给药。 6.进食对血药浓度影响不明显。但在给药期间应给予患者充足的水,防止本品在肾小管内沉淀。 7.生殖器复发性疱疹感染以间歇短程疗法给药有效。由于动物实验曾发现本品对生育的影响及致突变,因此口服剂量与疗程不应超过推荐标准。生殖器复发性疱疹的长程疗法也不应超过6个月。 8.一次血液透析可使血药浓度减低60%,因此血液透析后应补给一次剂量。 9.本品对单纯疱疹病毒的潜伏感染和复发无明显效果,不能根除病毒。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遵医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