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氨磷汀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注射用氨磷汀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

规格

0.4g(按无水物计)

5ml:50mg
生产企业

开封明仁药业有限公司

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13488

国药准字H20041508
说明
适应症

本品为正常细胞保护剂,主要用于各种癌症的辅助治疗。在对肺癌、卵巢癌、乳腺癌、鼻咽癌、骨肿瘤、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肿瘤等多种癌症患者进行化疗前应用本品,可明显减轻化疗药物所产生的肾脏、骨髓、心脏、耳及神经系统的毒性,而不降低化疗药物的药效。放疗前应用本品可显著减少口腔干燥和粘膜炎的发生。

术后及癌症的镇痛。

用法用量

1 对于化疗病人,本品起始剂量为按体表面积一次500~600mg/m2,溶于0.9% 氯化钠注射液50ml中,在化疗开始前30分钟静脉滴注,15分钟滴完。

2 对于放疗病人,本品起始剂量为按体表面积一次200~300mg/m2 ,溶于0.9% 氯化钠注射液50ml中,在放疗开始前30分钟静脉滴注,15分钟滴完。

3 推荐用止吐疗法,即在给予本品前及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及 5-HT3受体拮抗剂。

4 如果收缩压比表中所列基准值降低明显,应停止本品输注。 基线收缩压(mmHg) <100  100~119 120~139 140~179 ≥ 180 输注本品收缩压降低(mmHg) 20 25 30 40 50 如血压在5分钟内恢复正常且患者无症状,可重新开始注射。

通常成人每次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尽可能缓慢给药(1分钟以上),根据需要使用镇痛泵,必要时可重复应用。并根据年龄、症状适当增减用量。一般情况下,本品应在不能口服药物或口服药物效果不理想时应用。

副作用

1.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但患者可耐受。 2.用药期间,一过性的血压轻度下降,一般5~15分钟内缓解,小于3%的患者因血压降低明显而需停药。 3.推荐剂量下,小于1%的患者出现血钙浓度轻度降低。 4.个别患者可出现轻度嗜睡、喷嚏、面部温热感等。

1.严重不良反应:罕见休克、急性肾衰、肾病综合征、胃肠道出血、伴意识障碍的抽搐。

2.在氟比洛芬的其他制剂的研究中还观察到以下严重不良反应:罕见再生障碍性贫血、中毒性表皮坏死症(Lyell综合症)、剥脱性皮炎。

3.一般的不良反应:

(1)注射部位:偶见注射部位疼痛及皮下出血;

(2)消化系统:有时出现恶心、呕吐,转氨酶升高,偶见腹泻,罕见胃肠出血;

(3)精神和神经系统:有时出现发热,偶见头痛、倦怠、嗜睡、畏寒;

(4)循环系统:偶见血压上升、心悸;

(5)皮肤:偶见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

(6)血液系统:罕见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低下。

禁忌

1 低血压及低血钙患者慎用。 2 对本品有过敏史及对甘露醇过敏患者禁用。

1.消化道溃疡患者;

2.严重的肝、肾及血液系统功能障碍患者;

3.严重的心衰、高血压患者;

4.对本制剂成分有过敏史的患者;

5.阿司匹林哮喘,或有既往史的患者;

6.正在使用依洛沙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的患者。

成分

主要成分:S-2-[3-氨丙基胺]乙基硫代磷酸

本品主要成分为氟比洛芬酯,其化学名称为:(±)2-(2-氟-4-联苯基)丙酸-1-乙酰氧基乙酯

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C19H19FO4

分子量:330.36

辅 料:精制大豆油、精制卵磷脂、浓甘油、磷酸氢二钠、枸橼酸、注射用水

性状

本品为白色冻干块状物或粉末

本品为白色乳液,略带粘性,有特异性气味。

注意事项

1.由于用药时可能引起短暂的低血压反应,故注意采用平卧位。 2.本品只有在放化疗前即刻使用才显示出有效的保护作用,而在放化疗前或后数小时应用则无保护作用,这与其药代动力学相符合。

1. 下述患者慎用本药

(1)有消化道溃疡既往史的患者;

(2)有出血倾向、血液系统异常或有既往史的患者;

(3)心、肝、肾功能不全或有既往史的患者及高血压患者;

(4)有过敏史的患者;

(5)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

2. 尽量避免与其他的非甾体抗炎药合用。

3. 不能用于发热患者的解热和腰痛症患者的镇痛。

4.本品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不可以肌肉注射。

5.不能经口服药的患者如能口服药物时,应停止静脉给药,改为口服给药。

6.本品应避免长期使用,在不得已需长期使用时,要定期监测血尿常规和肝功能,及时发现异常情况,给予减量或停药。

7. 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作适当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