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吡嗪片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格列吡嗪片

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

规格

5mg

3ml:300单位(笔芯)
生产企业

杭州苏泊尔南洋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54394

国药准字J20180009
说明
适应症

适用于经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疗效不满意的轻度、中度Ⅱ型糖尿病患者。

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和注射液(50R)适用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用法用量

口服。剂量因人而异,一般推荐剂量2.5-20mg/日,早餐前30分钟服用。日剂量超过15mg,宜在早中、晚分三次餐前服用。

单用饮食疗法失败者:起始剂量一日2.5-5mg,以后根据血糖和尿糖情况增减剂量,每次增减2.5~5.0mg。一日剂量超过15mg,分2-3次餐前服用。

已使用其他口服磺酰脲类降糖药者:停用其他磺酰脲药3天,复查血糖后开始服用本品。从5mg起逐渐加大剂量,直至产生理想的疗效。最大日剂量不超过30mg

使用剂量须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而定。

本品可在餐前即时注射。必要时,也可在饭后立即注射。

本品只能以皮下注射方式给药。在任何情况下,本品都不能采取静脉输注方式给药。

皮下注射的部位为上臂、大腿、臀部及腹部。应轮换注射部位,每个注射部位每月注射不能超过一次。

皮下注射本品时须小心谨慎,不可将药液注入血管中。注射完毕后,不要挤压与按摩注射部位。必须教育患者正确使用注射器。

皮下注射本品后起效迅速,因此注射时间和用餐时间可以间隔很短,本品中赖脯胰岛素精蛋白BASAL的作用时间类似于基础胰岛素NPH。

对于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时间,胰岛素的作用时间不尽相同。因此,和其他胰岛素制剂一样,本品的作用时间随注射剂量、注射部位、血流情况、体温及运动会有所改变。

使用及操作说明:

(a)注射前

使用前将本预装注射笔在手心中旋转l0次、以180°反转10次至其中的药液呈均匀的浑浊液或乳浊液。如未达到则重复上述动作直至混合均匀为止。笔芯内含有的小玻璃珠有助于药液的混匀,不要剧烈振摇,否则产生的泡沫将影响剂量的准确测量。

应经常对笔芯进行检查,如发现有团块出现或有粘结于瓶底或瓶壁类似霜的白色颗粒出现时,则不能使用。

本品笔芯的设计不允许其他胰岛素混入笔芯,本装置只能一次性使用,不能再次填充。

以下内容仅为概述,在安装笔芯、针头以及注射胰岛素时必须严格按照附在每一支胰岛素注射笔中的说明书操作。

(b)注射

1.注射前请洗手;

2.选择注射部位;

3.按要求将注射部位皮肤清洁;

4.拔下针头的外帽;

5.将注射部位的皮肤用手抚平、崩紧,轻轻捏起,按操作说明皮下注射给药;

6.按压按钮;

7.拔出针头,轻压注射部位数秒。不能揉搓注射部位;

8.注射完毕后,用针头外帽拆卸针头,妥善地将其丢弃处置;

9.轮换使用注射部位,同一部位一个月内使用不超过一次。

副作用

1、较常见的为胃肠道症状(如恶心、上腹胀满)、头痛等,减少剂量即可缓解。

2、个别患者可出现皮肤过敏。

3、偶见低血糖,尤其是年老体弱者、活动过度者、不规则进食、饮酒或肝功能损害者。

4、亦偶见造血系统可逆性变化的报道,如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可导致意识丧失.极端情况下可导致死亡。对低血糖发生的频率未予明确,因为低血糖由胰岛素剂量及其它因素(如饮食及锻炼)共同引起。

常见注射部位出现局部不适(1/100至1/10)。例如红肿、瘙痒。这些反应常常在几天到几周后自然消失。有时这些反应也与注射胰岛素制剂之外的其它因素有关,例如,消毒剂对皮肤的刺激或注射技术不佳。全身过敏的情况罕见(1/10000至1/1000),但可能很严重,这是对胰岛素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它可以引起全身皮疹、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心跳加快、多汗。严重全身性过敏会有生命危险。

注射部位出现脂肪代谢障碍不常见(1/1000至1/100)。

禁忌

1、对本品以及磺胺药过敏者。

2、已明确诊断的1型糖尿病患者。

3、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严重烧伤、感染、外伤和重大手术等应激情况。

4、肝、肾功能不全者。

5、白细胞减少的病人

6、肾上腺功能不全者。

低血糖患者。

对赖脯胰岛素及其他组份过敏的患者。

成分

化学名称:5-甲基-N-[2-[4-[[[(环己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苯基]乙基]-吡嗪甲酰胺。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21H22N5O4S

分子量:445.54

主要组成成份:赖脯胰岛素50%,精蛋白锌赖脯胰岛素50%

辅料:硫酸鱼精蛋白,间甲酚,磷酸氢二钠·7H2O,氧化锌,注射用水,也可能用到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7.0-7.8。

性状

本品为白色片。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无菌混悬液。

注意事项

1、本品适用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需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且无急性并发症(如感染、创伤、酮症酸中毒、高滲性昏迷),不合并妊娠,无严重的慢性并发症。

2、病人用药时应遵医嘱,应根据测定的血糖和尿糖水平调整剂量。注意饮食控制和用药时间。

3、下列情况应慎用:体质虚弱、高热、恶心和呕吐、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者。

4、用药期间应定期测血糖、尿糖、尿酮体、尿蛋白和肝、肾功能、血象,并进行眼科检查。

5、避免饮酒,以免引起类戒断反应。

6、治疗中注意早期出现的低血糖症状:头痛、兴奋、失眠、震颤和大量出汗,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重者应静滴葡萄糖液,对有创伤、术后感染或发热的病人应给予胰岛素,以维持正常血糖代谢。

7、对于糖尿病病情较重者,内生胰岛素功能差,使用本品及控制饮食、体育锻炼仍不能控制病情时,可加用适量胰岛素起协同作用,以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以静脉输注方式给药。

●患者改变所用的胰岛素类型及品牌均须在严格的医疗监督下进行。胰岛素规格、品牌(生产厂家)、类型(常规、中效、长效等)、来源(动物、人、人胰岛素类似物)或制备方法(重组DNA或动物来源)的改变可能需要对剂量进行调整。

●长期糖尿病,强化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或使用β-阻滞剂等药物时,可能使低血糖的早期预警症状改变或不显著。

●少数患者由动物源性胰岛素换用人胰岛素时,低血糖早期预警症状的表现可能不明显或与以往不同。不及时纠正低血糖或高血糖可导致意识丧失、昏迷,甚至死亡。

●使用剂量不足或终止治疗,尤其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可导致高血糖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这种情况是潜在的致死因素。

●肾功能损害时,须减少胰岛素用量。

●由于糖异生作用和胰岛素分解能力下降,肝功能损害时,胰岛素用量须减少。但慢性肝功能损害的病人,胰岛素抵抗增加,因此胰岛素用量可能会相应增加。

●当患者伴发其他疾病或情绪波动时.胰岛素用量可能增加。

●当患者增加运动或者改变日常饮食,胰岛素用量需做相应的调整。饭后即刻运动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对驾驶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

低血糖可能降低患者的注意力和反应力,因此在这种能力特别重要的情况下(如:开车或操作机器)可能会造成危险。应该告知患者要采取措施以避免开车时出现低血糖,这对于那些低血糖预警症状不明显或缺失的或者及经常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尤为重要。这些情况下应建议不要开车。

●运动员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