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伐他汀钠片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普伐他汀钠片

瑞舒伐他汀钙片

规格

20mg*7片

20mg*7片
生产企业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163160

国药准字H20143339
说明
适应症

适用于饮食限制仍不能控制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或合并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Ⅱa型和Ⅱb型)。

适用于经饮食控制和其它非药物治疗(如:运动治疗、减轻体重)仍不能适当控制血脂异常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IIa型,包括杂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混合型血脂异常症(IIb型)。

用法用量

成人开始剂量为10~20毫克,一日1次,临睡前服用。应随年龄及症状适宜增减,一日最高剂量40毫克。

1.口服。本品常用起始剂量为5mg,一日一次。2.瑞舒伐他汀钙片每日最大剂量为20mg。本品可在一天中任何时候给药,可在进食或空腹时服用。

副作用

1.横纹肌溶解症:出现肌肉痛、乏力感、CPK上升、血中及尿中肌红蛋白上升为特征的横纹肌溶解症,随之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肾损害,若出现此类症状应立即停药。2.肝功能障碍:可能出现伴有黄疸、显著AST及ALT上升等肝功能障碍,故应注意观察,此种情况应立即停药并给予适当处理。3.血小板减少: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故应注意观察,并采取适当的处理准备。(有伴有紫癜和皮下出血症状的血小板减少报告)。4.肌病:有出现肌病的报告。5.周围神经障碍:有出现周围神经障碍的报告。6.过敏症状:有出现狼疮样综合征、血管炎等过敏症状的报告。

1.本品所见的不良反应通常是轻度的和短暂性的。在国外对照临床试验中,因不良事件而退出试验的患者不到4%。不良事件的频率按如下次序排列:常见(发生率>1/100,<1/10);少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极罕见(<1/10000)。2.罕见:过敏反应,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3.神经系统异常。常见:头痛、头晕。4.胃肠道异常。常见:便秘、恶心、腹痛。5.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少见:瘙痒、皮疹和荨麻疹。6.骨骼肌、关节和骨骼异常。常见:肌痛罕见:肌病和横纹肌溶解。7.全身异常。常见:无力同其它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一样,本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8.对肾脏的影响:在接受本品的患者中观察到蛋白尿(试纸法检测),蛋白大多数来源于肾小管。约1%的患者在10mg和20mg治疗期间的某些时段,蛋白尿从无或微量升高至或更多,在接受40mg治疗的患者中,这个比例约为3%。在20mg剂量治疗中,观察到蛋白尿从无或微量升高至+的轻度升高。在大多数病例,继续治疗后蛋白尿自动减少或消失。

禁忌

对本品或本品中任何成份有过敏症既往史患者。

对瑞舒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钙片中任何成份过敏者;活动性肝病患者,包括原因不明的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和任何血清转氨酶升高超过3倍的正常值上限(ULN)的患者;严重的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肌酐清除率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为普伐他汀钠。

本品主要成份为瑞舒伐他汀钙。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片。

本品为粉红色薄膜衣片

注意事项

1.与其他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类似,本品可能升高碱性磷酸酶及转氨酶的水平。建议在治疗前,调整剂量前或其他需要时,应测定肝功能。伴有活动性肝脏疾病或不明原因的持续性转氨酶升高的患者,禁用本品。对近期患过肝脏疾病、提示有肝脏疾病(例如,不明原因的持续性转氨酶升高,黄疸)、酗酒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对于这些患者,宜从最小推荐剂量开始,逐步调整到有效治疗剂量,并需密切观察。治疗期间,患者若出现转氨酶升高或者肝脏疾病的症状或体征,需肝功能复检,直到肝功能恢复正常。若AST或ALT持续超出正常值上限三倍或三倍以上

1.对肾脏的作用:在高剂量特别是40mg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蛋白尿(试纸法检测),蛋白大多数来源于肾小管,在大多数病例,蛋白尿是短暂的或断断续续的。2.对骨骼肌的作用:在接受本品各种剂量治疗的患者中均有对骨骼肌产生影响的报道,如肌痛、肌病,以及罕见的横纹肌溶解,特别是在使用剂量大于20mg的患者中。3.肌酸激酶检测:不应在剧烈运动后或存在引起CK升高的似是而非的因素时检测肌酸激酶(CK),这样会混淆对结果的解释。若CK基础值明显升高(>5×ULN),应在5-7天内再进行检测确认。若重复检测确认患者CK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