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
规格 |
30mg |
100mg |
生产企业 |
上海现代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00079 |
H20160684 |
说明 | ||
适应症 |
1. 高血压。 2. 冠心病。 3.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 |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 预防心肌梗死复发; 中风的二级预防; 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 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 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 |
用法用量 |
治疗时应尽可能按个体情况用药。依据患者的临床情况,给予不同的基础用药剂量。肝功能损伤患者应仔细监控,严重病例应减少用药剂量。 除非特殊医嘱,成年人推荐下列剂量: 1.高血压: 拜新同30mg片剂 一次30mg(一次1片),一日1次 拜新同60mg片剂 一次60mg(一次1片),一日1次 2.冠心病: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劳力性心绞痛) 拜新同30mg片剂 一次30mg(一次1片),一日1次 拜新同60mg片剂 一次60mg(一次1片),一日1次 通常治疗的初始剂量为每日30mg。 疗程:用药时间应由医生决定。 用药方法:通常整片药片用少量液体吞服,服药时间不受就餐时间的限制。 |
用法:口服。肠溶片应饭前用适量水送服。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建议首次剂量300mg,嚼碎后服用以快速吸收。以后每天100-200mg。 预防心肌梗死复发:每天100-300mg。 中风的二级预防:每天100-300mg。 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每天100-300mg。 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每天100-300mg。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每天100-300mg。 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每天100-200mg。 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抽烟史、年龄大于50岁者)心肌梗死发作的风险:每天100mg。 |
副作用 |
临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依据发生的频率和不同的人体系统(n=9566,1998年10月13日): 1.1%≤发生率<10%: (1)整个机体:虚弱(疲劳),水肿,头痛 (2)心血管系统:外周水肿,心悸,血管扩张(面红,热感) (3)消化系统:便秘 (4)神经系统:头晕 2.0.1%≤发生率<1%: (1)整个机体:腹痛,胸痛,腿痛,不适,疼痛 (2)心血管系统: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心动过速 (3)消化系统:腹泻,口干,消化不良,肠胃胀气,恶心 (4)肌肉骨骼系统:腿部肌肉痉挛 (5)神经系统:失眠,紧张,感觉异常,嗜睡,眩晕 (6)呼吸系统:呼吸困难,鼻炎 (7)皮肤及其附属结构:瘙痒,皮疹 (8)泌尿生殖系统:夜尿,多尿,阳痿 3.0.01%≤发生率<0.1%: (1)整个机体:过敏反应,胸骨下疼痛,寒战,面部水肿,发热,蜂窝组织炎,颈痛,骨盆痛,疼痛 (2)心血管系统:心绞痛(不稳定型除外),心脏不适,房颤,心动过缓,心脏停搏,期外收缩,静脉炎,皮肤血管异位 (3)消化系统:厌食,嗳气,胃肠道不适,牙龈炎,牙龈增生,GGT升高,肝功能异常,呕吐,腹部疼痛,食道炎,肠胃出血 (4)肌肉骨骼系统:关节痛,关节不适,肌肉痛,关节痛,关节炎 (5)神经系统:感觉迟钝,睡眠异常,震颤,焦虑,精神错乱,性欲减退,抑郁,张力亢进 (6)呼吸系统:鼻出血,咳嗽,罗音,咽炎 (7)皮肤及其附属结构:血管神经性水肿,多形性皮疹,脓疱疹,出汗,荨麻疹,大疱疹 (8)特殊感觉:视觉异常,眼部不适,眼痛,弱视,结膜炎,复视,耳鸣 (9)泌尿生殖系统:排尿困难,尿频,尿结石,遗尿 (10)血液淋巴系统:淋巴结病 (11)营养代谢:痛风 (12)自发报道的最常:见药物不良反应 (13)根据CIOMSIII频率分类及COSTART人体系统名称(5thed.mod.,拜耳)计算:(n=2886,状态:1998年9月15日) 4.发生率<0.01% (1)整个机体:过敏反应 (2)消化系统:粪石,吞咽困难,食管炎,牙龈不适,肠梗阻,肠道溃疡,黄疸,SGPT升高 (3)血液淋巴系统:白细胞减少,紫癜 (4)代谢与营养异常:高血糖,体重下降 (5)肌肉骨骼系统:肌肉痉挛 (6)皮肤及其附属结构:剥脱性皮炎,男子女性型乳房,光敏性皮炎 (7)特殊感觉:视觉模糊 (8)对于伴有恶性高血压和低血容量的透析患者,可由于血管扩张而引起血压明显下降。 |
所列出的药物不良反应(ADRs)是基于所有阿司匹林制剂(包括短期和长期口服治疗)的上市后自发报告,因此无需按照CIOMSⅢ频率类别进行组织。 上、下胃肠道不适,如消化不良、胃肠道和腹部疼痛。罕见的胃肠道炎症、胃十二指肠溃疡。非常罕见的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和穿孔,伴有实验室异常和临床症状。 由于阿司匹林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已观察到的出血包括手术期间出血,血肿,鼻衄,泌尿生殖器出血,牙龈出血。也有罕见至极罕见出血的报道,如胃肠道出血、脑出血(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和,或与抗凝血药台用),可能威胁生命。急性或慢性出血后可能导致贫血,缺铁性贫血(如隐性的微出血),伴有实验室异常和临床症状,例如虚弱,苍白,低血压。 严重葡萄糖-6-磷酸脱氨酶(G6PD)缺乏症患者出现溶血和溶血性贫血。 肾损伤和急性肾衰竭。 过敏反应伴有相应实验室异常和临床症状,包括哮喘症状,轻度至中度的皮肤反应。 呼吸道、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包括皮疹,荨麻疹,水肿,瘙痒症,心血管-呼吸系统不适,极罕见的严重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 极罕见的一过性肝损害伴肝转氨酶升高。 药物过量时曾报道头晕和耳鸣。 |
禁忌 |
1.本品禁用于已知对硝苯地平或本品中任何成份过敏者。 2.硝苯地平禁用于心源性休克。 3.禁用于有KOCK小囊的患者(直肠结肠切除后作回肠造口)。 4.由于酶诱导作用,与利福平合用时,硝苯地平达不到有效的血药浓度。因而不得与利福平合用。 5.硝苯地平禁用于怀孕20周内和哺乳期妇女。 |
下列情况禁用阿司匹林肠溶片: 对阿司匹林或其它水杨酸盐,或药品的任何其它成份过敏; 水杨酸盐或含水杨酸物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哮喘的历史; 急性胃肠道溃疡; 出血体质; 严重的肾功能衰竭; 严重的肝功能衰竭; 严重的心功能衰竭; 与氨甲蝶呤(剂量为15mg/周或更多)合用(见药物相互作用); 妊娠的最后三个月。 |
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硝苯地平。 |
主要成份:阿司匹林。 |
性状 |
硝苯地平控释片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片芯为黄色与红色的双层片。 |
本品为白色肠溶包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
注意事项 |
1.对于心力衰竭及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当血压很低时(收缩压<90mmHg的严重低血压)服用拜新同应十分慎重 2.拜新同有不可变形的物质因此胃肠道严重狭窄的患者使用拜新同时应慎重因为有可能发生梗阻的症状胃结石的发生非常罕见如果发生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曾有个案报道无胃肠道疾患的患者出现梗阻症状 4.行X线钡餐造影时拜新同可引起假阳性结果(因充盈缺损而被误认为息肉) 5.肝功能损害患者用药须严格监测病情严重时应减少剂量 6.硝苯地平通过细胞色素P450系统代谢消除因此对细胞色素P450 3A4系统有抑制或诱导作用的药物可能改变硝苯地平的首过效应或清除率(详见【药物相互作用】)因此细胞色素P450 3A4系统的弱效至中效抑制剂可能使硝苯地平的血浆浓度增加例如 (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例如红霉素) (2) 抗-HIV蛋白酶抑制剂(例如利托那韦) (3) 吡咯类抗真菌药(例如酮康唑) (4) 抗抑郁药奈法唑酮和氟西汀 (5) 奎奴普丁/达福普汀 (6) 丙戊酸 (7) 西咪替丁 硝苯地平与上述药物联合应用时应监测血压如有必要应考虑减少硝苯地平的服用剂量 7.对驾驶及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对药物反应因人而异因此有可能影响驾驶及操作机器的能力这种作用在治疗初期更换药物及饮酒时尤其明显 8.拜新同有不可吸收的外壳这样可使药品缓慢释放进入人体内吸收当这一过程结束时完整的空药片可在粪便中发现 9.硝苯地平控释片含有光敏性的活性成份因此拜新同应避光保存药片应防潮从铝塑板中取出后应立即服用 |
列情况时使用阿司匹林应谨慎: 对止痛药/抗炎药抗风湿药过敏,或存在其它过敏反应。 胃十二指肠溃疡史,包括慢性溃疡、复发性溃疡、胃肠道出血史。 与抗凝药合用(见药物相互作用)。 对于肾功能或心血管循环受损的患者(例如,肾血管性疾病、充血性心衰,血容量不足、大手术、败血症或严重出血性事件),乙酰水杨酸可能进一步增加肾脏受损和急性肾衰竭的风险。 对于严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乙酰水杨酸可能诱导溶血或者溶血性贫血。可增加溶血风险的因素如高剂量、发热和急性感染。 肝功能损害; 布洛芬可能干扰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作用。如患者合用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应咨询医生。 阿司匹林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并引起哮喘发作或其它过敏反应。危险因素包括支气管哮喘,花粉热,鼻息肉,或慢性呼吸道感染。这也适用于对其它物质有过敏反应的患者(例如皮肤反应、瘙痒、风疹)。 由于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可持续数天,可能导致手术中或手术后增加出血。 低剂量阿司匹林减少尿酸的消除,可诱发痛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