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马回注射液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勒马回注射液

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颗粒

规格

2ml*10支

37.5mg*12袋
生产企业

朗致集团万荣药业有限公司

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Z14020270

国药准字H19990266
说明
适应症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利尿。用于痈肿疮毒,肺痈,咳嗽气喘,久咳不止,热淋涩痛,小便不利。

1.用于革兰阳性菌引起的下列各种感染性疾病:(1)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等。(2)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等。(3)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疖、痈、脓肿、蜂窝组织炎、创伤、烧伤和手术后感染等。(4)泌尿系统感染: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5)其它:骨髓炎、败血症、腹膜炎和口腔感染等。

2.用于厌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1)脓胸、肺脓肿、厌氧菌性肺炎。(2)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3)腹内感染:腹膜炎、腹腔内脓肿。(4)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子宫内膜炎、非淋球菌性输卵管及卵巢脓肿、盆腔蜂窝组织炎及妇科手术后感染等。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2次。

口服。用适量温开水溶解后服用。按克林霉素计,

1.儿童:一日剂量为按体重8~25mg/kg(一般感染8~16mg/kg,重症感染17~25mg/kg),分3~4次服用(体重10kg以下幼儿每次服药应不少于37.5mg,一日3次)。2.成人:一次150~300mg(重症感染可用450mg),一日4次。或遵医嘱。

副作用

本品经二十多年临床观察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偶见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

2.过敏反应:少数病人可出现药物性皮疹。

3.对造血系统基本无毒性反应,偶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等,一般轻微为一过性。

4.少数病人可发生一过性碱性磷酸酶、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及黄疸。

5.极少数病人可产生伪膜性结膜炎。

禁忌

勒马回注射液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未发生拮抗现象。对中、重度感染可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效果更佳。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使用于治疗肺结核,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对林可霉素类及林可霉素过敏者禁用。

成分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水蔓菁制成的灭菌水溶液。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

性状

本品为棕色的澄明液体。

本品为可溶性颗粒。

注意事项

1.本品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未发生拮抗现象。

2.对中、重度感染可与抗生素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3.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使用于治疗肺结核,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1.本品作用机制与林可霉素相同,细菌对本品与林可霉素有完全交叉耐药性,对林可霉素高度过敏的患者,也不适宜使用本品。

2.一般胃肠道不适,可不影响治疗,但本品有可能引起假膜性结肠炎,应予高度重视,如出现剧烈腹痛、频繁腹泻、伴水样或血样便等症状,应停止用药,严重时应输液,处理无效则需服用万古霉素,口服0.125~0.5g,每日4次进行治疗。

3.本品治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连续用药应不少于10天,以防止急性风湿性发生。

4.因本品有可能引起假膜性结肠炎,与抗蠕动性止泻药合用,可能使肠内毒素延迟排出,从而导致腹泻延长或加剧。

5.肝功能损害、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应慎用。

6.有胃肠疾病史,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伴随性结肠炎的患者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