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首页 药品库 药品对比列表 药品对比详情页

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

肠内营养乳剂(TP)

规格

200μg/0.8ml/支

500ml/袋
生产企业

深圳未名新鹏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S20020076

国药准字J20140075
说明
适应症

1.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癌症患者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疗药物,特别在强烈的骨髓剥夺性化学药物治疗后,注射本品有助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从而减少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

2.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数升高。

3.骨髓发育不良综合症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本品适用于有营养摄入障碍,但无严重消化或吸收功能障碍的病人,包括:-颅面或颈部创伤,或颅颈部手术后-咀嚼和吞咽功能性或神经性损害,或咽下困难-术前和术后高能量营养阶段-上消化道食物通过障碍-意识丧失的病人和/或接受机械通气的病人-高分解代谢状态,如癌症、烧伤和颅脑创伤病人-影响进食的心理障碍,神经性厌食-疾病恢复期-与年龄有关的摄食障碍本品作为不含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制剂,还适用于需减少肠道内容物的情况:-直肠功能紊乱,如憩室炎、结肠炎、直肠炎-直肠检查准备期间-结肠手术准备期间

用法用量

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24~48小时起皮下或静脉注射本品,每日1次。本品的用量和用药时间应根据患者化疗的强度和中性粒细胞下降程度决定。对化疗强度较大或粒细胞下降较明显的患者以2.5μg/kg体重/日的剂量连续用药7天以上较为适宜,至中性粒细胞恢复至5000/mm3停药;如所用化疗药物的剂量较低,估计所造成的骨髓抑制不太严重者,可考虑使用较低剂量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以1.25μg/kg体重/日的剂量用药至中性粒细胞数稳定于安全范围,对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已明显降低的患者(中性粒细胞数<1000/mm3),以5μg/kg体重/日的剂量用药至中性粒细胞数恢复至5000/mm3以上,稳定后终止本品治疗并监视病情。

1.肿瘤,用于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成年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1000/mm3(白细胞计数2000/mm3)以下者,在开始化疗后2~5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儿童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数降至500/ mm3(白细胞计数1000/mm3)以下者,在开始化疗后2~5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当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白细胞计数10000/mm3)以上时,停止给药。

2.急性白血病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白血病患者化疗后白细胞计数不足1000/mm3,骨髓中的原粒细胞明显减少,外周血液中未见原粒细胞的情况下,成年患者2~5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儿童患者2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当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白细胞计数10000/mm3)以上时,停止给药。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成年患者在其中性粒细胞不足1000/mm3时,2~5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以上时,停止给药。

4.再生障碍性贫血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成年患者在其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mm3时,2~5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以上时,酌情减量或停止给药。

5.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成年患者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mm3时,1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儿童患者中性粒细胞低于1000/mm3时,1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数回升至5000/ mm3以上时,酌情减量或停止给药。

6.用于促进骨髓移植患者中性粒细胞增加,成人在骨髓移植的第2日至第5日开始用药,2~5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儿童在骨髓移植的第2日至第5日开始用药,2μg/kg每日1次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中性粒细胞回升至5000/ mm3(白细胞计数10000/mm3)以上时,停止给药。

本品通过管饲或口服使用,应按照患者体重和营养状况计算每日用量。1、以本品为唯一营养来源的患者:推荐剂量为按体重一日30ml(30kcal)/kg,平均剂量为一日2000ml(2000kcal)。2、以本品补充营养的患者:根据患者需要,每日使用500-1000ml。管饲给药时,应逐渐增加剂量,第一天的速度约为一小时20ml,以后逐日增加一小时20ml,最大滴速一小时125ml。通过重力或泵调整输注速度。

副作用

1肌肉骨骼系统:有时会有肌肉酸痛、骨痛、腰痛、胸痛的现象。 2消化系统:有时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或肝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 3其他:有人会出现发热、头疼、乏力及皮疹,ALP、LDH升高。 4极少数人会出现休克、间质性肺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幼稚细胞增加。

给药速度太快或过量时,可能发生恶心、呕吐或腹泻等胃肠道副反应。

禁忌

1;对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过敏者以及对大肠杆菌表达的其他制剂过敏者禁用。 2;严重肝、肾、心、肺功能障碍者禁用。 3;骨髓中幼稚粒细胞未显著减少的骨髓性白血病患者或外周血中检出幼稚粒细胞的骨髓性白血病患者。

所有不适于用肠内营养的疾病,及有严重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的疾病禁用本品。-急腹症-腹膜炎-胃肠道张力下降-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肾功能不全-肝昏迷-特殊代谢紊乱,如不耐受果糖等

成分

主要组成成份: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500 ml/瓶500 ml/袋 1000 ml/袋蛋白质 19g 38g脂肪 17g 34g饱和脂肪酸 8g 16g不饱和脂肪酸 6.5g 13g中链甘油三酯 6g 12g碳水化合物 69g 138g糖 2.5g 5g乳糖 ≤0.05g ≤0.1g钠 375mg 750mg钾 625mg 1.25mg氯化物 ≤425mg ≤850mg钙 300mg 600mg磷 235mg 470mg镁 100mg 200mg铁 5mg 10mg锌 3.75mg 7.5mg铜 0.5mg 1mg锰 1mg 2mg碘化物 50μg 100μg铬 25μg 50μg钼 37.5μg 75μg氟化物 0.5mg 1mg硒 18.75μg 37.5μg维生素 A 300μg(1000IU) 600μg(2000IU)维生素 D 1.75μg(70IU) 3.5μg(140IU)维生素 E 3.75mg(5.5IU) 7.5mg(11IU)维生素 K1 25μg 50μg维生素 B1 0.5mg 1mg维生素 B2 0.65mg 1.3mg烟酰胺 4.5mg 9mg维生素 B6 0.6mg 1.2mg维生素 B12 1μg 2μg泛酸 1.75mg 3.5mg生物素 50μg 100μg叶酸 50μg 100μg维生素 C 22.5mg 45mg胆碱 100mg 200mg渗透压 250mosm/L 250mosm/L能量 2100kJ (500 kcal) 4200kJ (1000 kcal)能量来源 15%-蛋白质 15%-蛋白质 30%-脂肪 30%-脂肪 55%-碳水化合物 55%-碳水化合物本品辅料为水。

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

本品为淡黄色至深黄色乳状液体,具有谷味。

注意事项

1本品应在化疗药物给药结束后24~48小时开始使用。 2使用本品过程中应定期每周监测血象2次,特别是中性粒细胞数目变化的情况。 3对髓性细胞系统的恶性增殖(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本品应慎重使用。 4长期使用本品的安全有效性尚未建立,曾有报导可见脾脏增大。虽然本品临床试验未发生过敏反应病例,但国外同类制剂曾发生少数过敏反应(发生率<1/4000),可表现为皮疹、荨麻疹、颜面浮肿、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及低血压,多在使用本品30分钟内发

1、以本品提供全部营养的病人,应监测液体平衡。2、根据个体代谢状态,决定是否需要额外补充钠。3、以本品提供长期营养时,适用于禁用膳食纤维的患者,否则应选用含膳食纤维的营养制剂。4、使用前摇匀,有效期内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妊娠期给予高剂量维生素A(一日超过10000IU)可能增加产生畸形的危险。妊娠期前三个月的孕妇和可能怀孕的育龄妇女,每日维生素A剂量不应超过10000IU。本品与其他含维生素A的营养物质合用时,应考虑这一因素。 【儿童用药】 本品根据成年人的营养需求量制定处方,主要应用于成年患者,较少儿童应用的临床经验。 【老年用药】 本品适用于老年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