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对比 |
||
---|---|---|
药品信息 |
|
|
规格 |
5g:0.1g(按C18H33ClN2O5S计) |
0.1g*12s |
生产企业 |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华润双鹤利民药业(济南)有限公司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80823 |
国药准字H20044927 |
说明 | ||
适应症 |
本品的功效是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各种感染性疾病,如扁桃体炎、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脓胸、肺脓肿、皮肤软组织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腹腔内感染、女性盆腔及生殖器感染。 |
本品适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肠道感染,其它感染 |
用法用量 |
清洗并抹干患处,将本品适量涂于患处,早晚各1次。 |
口服,成人每次0.1~0.2g,每日两次。病情偏重者可增为每日三次 |
副作用 |
1.局部反应:肌肉注射后,在注射部位偶可出现疼痛,硬结及无菌性脓肿。长期静脉滴注应注意静脉炎的出现。 2.胃肠道反应:偶见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1-2%的病人可出现伪膜性肠炎。 3.过敏反应:少数病人可出现药物性皮疹,偶见剥脱性皮炎。 4.对造血系统基本无毒性反应,偶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减少等,一般轻微为一过性。 5.可发生一过性碱性磷酸酶、血清转氨酶升高及黄疸、肾功能异常。 |
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泻、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等症状,失眠、头晕、头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和皮疹、搔痒等症状。亦可出现一过性肝功能异常,如血清转氨酶增高、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等。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率在0.1~5%之间。偶见血中尿素氮上升、倦怠、发热、心悸、味觉异常等,一般均能耐受,疗程结束后迅速消失 |
禁忌 |
本品与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有交叉耐药性,对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有过敏史者禁用。 |
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18岁以下患者禁用 |
成分 |
本品与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有交叉耐药性,对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有过敏史者禁用。 |
盐酸左氧氟沙星 |
性状 |
本品为白色片 |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类白色或淡黄色粉末 |
注意事项 |
1.和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无交叉过敏反应,可用于青霉素过敏者。2.与氨苄青霉素、苯妥英钠、巴比妥盐酸盐、氨茶碱、葡萄糖酸钙及硫酸镁可产生配伍禁忌;与红霉素呈拮抗作用、不宜合用。3.肝、肾功能损害者、胃肠疾患如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抗生素相关肠炎的患者要慎用。4.使用本品时,应注意可能发生伪膜性肠炎。如出现伪膜性肠炎,先进行补充水、电解质、蛋白质;然后给甲硝唑口服,0.25g~0.5g,一日3次,无效时再选用万古霉素口服0.125g~0.5g,每日4次进行治疗。 |
1.由于目前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者多见,应在给药前留取尿培养标本,参考细菌药敏结果调整用药。2.本品大剂量应用或尿pH值在7以上时可发生结晶尿。为避免结晶尿的发生,宜多饮水,保持24小时排尿量在1200ml以上。3.肾功能减退者,需根据肾功能调整给药剂量。4.应用本品时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如发生光敏反应或其他过敏症状需停药。5.肝功能减退时,如属重度(肝硬化腹水)可减少药物清除,血药浓度增高,肝、肾功能均减退者尤为明显,均需权衡利弊后应用,并调整剂量。6.原有中枢神经系统疾患者,例如癫痫及癫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