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详情页
首页 药品库 二甲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片

二甲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片

(还有1个药企有生产)

【功效主治】

1、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的基础上,本品适用于目前正在使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患者或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的血糖改善。 2、2型糖尿病的治疗应包括饮食控制。限制热量、减轻体重和运动是正确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因为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不仅对2型糖尿病的初次治疗而且对维持药物治疗的疗效均有重要作用。在2型糖尿病初始治疗或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增加药物剂量以前,应当查明血糖控制不佳的继发原因(如感染等),并给予适当治疗。 更多»

【治疗疾病】

暂无关联疾病

品牌推荐
二甲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片

规格:每片含盐酸二甲双胍1g与马来酸罗格列酮4mg(以罗格列酮计)

批准文号:H20160042

生产企业:

二甲双胍马来酸罗格列酮片

规格:每片含盐酸二甲双胍1g与马来酸罗格列酮4mg(以罗格列酮计)

批准文号:H20160042

生产企业:

作用与功效:

1、在饮食控制和运动的基础上,本品适用于目前正在使用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患者或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的血糖改善。

2、2型糖尿病的治疗应包括饮食控制。限制热量、减轻体重和运动是正确治疗糖尿病的基本措施,因为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不仅对2型糖尿病的初次治疗而且对维持药物治疗的疗效均有重要作用。在2型糖尿病初始治疗或口服抗糖尿病药物增加药物剂量以前,应当查明血糖控制不佳的继发原因(如感染等),并给予适当治疗。

副作用:

1、在为期26周的临床对照试验中,马来酸罗格列酮与盐酸二甲双胍2.5g/日联合治疗中所报告的有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类型见表2,表中亦包含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单用于临床试验中时报告的不良事件(详见说明书)。

2、罗格列酮和最大剂量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比单用罗格列酮或单用二甲双胍治疗时的发生率高。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在双盲研究中,罗格列酮与最大剂量二甲双胍组为3.0%)。二甲双胍组为1.3%,罗格列酮组为0.6%,安慰剂组为0.2%。

3、少数使用罗格列酮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贫血和水肿等不良事件。总体上,这些事件的严重程度一般为轻中度,通常不需要停止罗格列酮治疗。患者水肿的发生率在罗格列酮治疗组为4.8%,安慰剂组为1.3%,二甲双胍组为2.2%,罗格列酮与最大剂量二甲双胍组为4.4%。总体上看,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所发生不良事件的类型与单用罗格列酮发生的不良事件类型相似。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贫血发生率为7.1%,高于罗格列酮单药治疗。二甲双胍联合治疗临床试验中,患者在治疗前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较低,可能是造成这些研究中贫血发生率较高的原因(参见【不良反应】中“实验室检查异常,血液系统”)。

4、上市后经验:

(1)除已报告的来自于临床试验的不良反应以外,尚有如下关于本品上市后的或与单组分相关的不良事件的描述。由于此类事件属于自愿上报,且来源于未知数量的人群,因此无法准确地评估其发生频率或建立与药物暴露之间的因果关系。

(2)上市后的经验显示,已有报告接受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伴有/或不伴有致死结果),可能与容积增加(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和胸腔积液)有关(详见【警告】中罗格列酮部分)。罕见发生皮疹、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过敏反应和Stevens-Johnson综合症的报告。

(3)收到本品应用中新发生或加重糖尿病性黄斑水肿,伴有视力下降的上市后报告(参见【注意事项】,罗格列酮,黄斑水肿)。

5、实验室检查异常:

(1)血液学:马来酸罗格列酮可导致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下降,且与剂量相关(个别试验中,平均血红蛋白和血球压积的减少可分别达到1g/dL和3.3%)。单用马来酸罗格列酮或与二甲双胍/磺酰脲类药物合用时,血液学指标改变的时间和程度是相似的。马来酸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合用组患者的贫血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治疗前患者血红蛋白和血球压积水平较低有关。马来酸罗格列酮亦可致白细胞计数轻度下降。血液学指标降低可能与马来酸罗格列酮可增加血容量相关。

(2)在为期29周的盐酸二甲趿胍对照试验中,先前血清维生素B12正常的患者经过治疗后,约7%的患者血清维生素B12降低到正常水平以下,但没有临床症状。这可能与二甲双胍通过维生素B12-内源因子复合物干扰维生素B12的吸收有关,但非常罕见发生贫血。停用二甲双胍或补充维生素B12后可以迅速恢复。

(3)血脂:服用马来酸罗格列酮后,可观察到血脂指标发生的改变(参见“临床研究”)。

血清转氨酶: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共有4598例患者接受了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暴露量约为3600病人年,无药物诱导肝毒性或ALT水平升高的证据。

(4)在安慰剂或阳性药物对照试验中,谷丙转氨酶水平超过正常上限3倍的可逆性升高的发生率分别为:罗格列酮组0.2%、安慰剂组0.2%和阳性对照组0.5%。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罗格列酮组0.3%、安慰剂组0.9%和阳性对照组1%。

(5)在临床应用(包括长期开放临床试验)中,谷丙转氨酶的升高超过正常上限3倍的发生率分别为:罗格列酮组0.35/100病人年、安慰剂组0.59/100病人年和阳性对照组0.78/100病人年。

(6)本品单用较二甲双胍或格列苯脲单用骨折常见。服用本品女性患者骨折大多数发生在上臂、手和足(参见【注意事项】)。

(7)马来酸罗格列酮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中,无一例特发性药物反应性肝功能衰竭。在马来酸罗格列酮上市后临床应用中,有肝炎和肝脏转氨酶超过正常上限3倍或以上的报告【参见【注意事项】】中的“肝脏反应”)。

禁忌:

1、NYHA分级为Ⅲ或IV级的患者禁用本品(参见【警告】)。

2、本品禁用于肾脏疾病或肾功能不全(如,血清肌酐水平≥1.5mg/dL[男],≥1.4mg/dL[女],或肌酐清除率异常)的患者。这些异常也可能继发于心血管衰竭(休克)、急性心肌梗死和败血症等(见【警告】和【注意事项】)。

3、本品禁用于已知对马来酸罗格列酮或盐酸二甲双胍药物过敏的患者。

4、本品禁用于急性或慢性代谢性酸中毒的患者,包括伴或不伴昏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应当用胰岛素治疗。

5、接受放射学检查需用血管内碘化造影剂时,应当暂时停用本品,因为这种造影剂可引起急性肾功能改变(见【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