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详情页
首页 药品库 双价人乳头瘤病毒吸附疫苗

双价人乳头瘤病毒吸附疫苗

(还有1个药企有生产)

【功效主治】

本品适用于预防因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 型所致下列疾病: 1、宫颈癌。 2、2 级、3 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3)和原位腺癌。 3、1 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以及HPV16型、18型引起的持续感染。 更多»

【治疗疾病】

暂无关联疾病

品牌推荐
双价人乳头瘤病毒吸附疫苗

规格:0.5ml/支(含HPV-16 L1蛋白和HPV-18 L1蛋白各20μg)

批准文号:S20160025

生产企业:

双价人乳头瘤病毒吸附疫苗

规格:0.5ml/支(含HPV-16 L1蛋白和HPV-18 L1蛋白各20μg)

批准文号:S20160025

生产企业:

作用与功效:

本品适用于预防因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 型所致下列疾病:

1、宫颈癌。

2、2 级、3 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3)和原位腺癌。

3、1 级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以及HPV16型、18型引起的持续感染。

副作用:

1、国外临床试验

在国外临床试验57,580名9-72岁女性受试者中,33,339例受试者接种了本品。安全性数据来源于42项对照或非对照临床试验(部分数据随访8.4年)。

按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CIOMS)推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表示为:十分常见(≥10%),常见(1%-10%,含1%),偶见(0.1%-1%,含0.1%),罕见(0.01%-0.1%,含0.01%),十分罕见(<0.01%)进行如下描述:

(1)全身不良反应:

十分常见:疲乏、头痛、肌痛。

常见:发热(≥38°C)、胃肠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关节痛、瘙痒、皮疹和荨麻疹。

偶见:上呼吸道感染、头晕、局部感觉异常及淋巴结病。

(2)局部不良反应:

十分常见:注射部位疼痛、发红和肿胀。

偶见:注射部位的其他反应,如硬结。

以上大部分不良反应程度为轻至中度,且短期内可自行缓解。

严重不良事件:合并分析对照和非对照试验中的安全性数据发现,本品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9%和9.3%的受试者报告了至少1次严重不良事件(不论与疫苗接种是否相关)。免疫介导的疾病包括了不同严重程度,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在整个疫苗临床试验中潜在的免疫介导疾病的发生率在本品与对照组均为0.2%。

2、国内临床试验

国内临床试验中入组了750名9-17岁(免疫原性桥接研究)和6053名18-25岁(保护效力研究)女性受试者,共有3400名受试者接种本品,其中参与效力试验的部分受试者随访时间达6年。观察到下列征集性不良反应:

(1)全身不良反应:

十分常见:疲乏、肌痛、头痛、发热(≥37°C)。

常见:关节痛、胃肠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荨麻疹和皮疹。

(2)局部不良反应:

十分常见:注射部位反应疼痛、发红、肿胀。

以上大部分不良反应程度为轻至中度,且短期内可自行缓解。

3、国外上市后监测

除了上述临床试验中报告的不良反应以外,在本品上市后(2007年),从全球收集了以下不良事件报告(包括严重不良事件和可能与本品接种相关的事件)。由于这些事件来自自发报告的无法确定总数的人群,因此,无法准确地估计其发生频率或确定其与本品接种之间的因果关系。

(1)免疫系统疾病:

过敏反应(包括速发过敏反应和类速发过敏反应)。

血管性水肿。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神经系统疾病:

接种导致的晕厥或血管迷走神经反应(有时还伴有强直-阵挛性发作)。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接种后数天至2周左右,有可能会出现发热、头痛、惊厥、运动障碍性疾病或意识障碍。具体频率不详。

格林巴利综合征:表现为诸如从肢体远端开始的弛缓性麻痹这类症状、腱反射下降或消失。具体频率不详。

已有报道在接种本品后,某些受种者可能会出现不局限于注射部位的剧痛(如肌肉痛、关节痛和皮肤痛)、麻木、无力感等并且持续较长时间,但发生机制尚未明确。因此,如果出现此类异常,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到能够进行神经学和免疫学鉴别诊断并提供专业诊疗的医疗机构就诊。

禁忌:

对本品中任一活性成分或辅料严重过敏反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