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20μg:80μl, 2.4ml/支
S20170032
本品适用于有骨折高发风险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本品可显著降低绝经后妇女椎骨和非椎骨骨折风险,但对降低髋骨骨折风险的效果尚未证实。
1、本品推荐剂量为每日皮下注射20μg,注射部位应选择大腿或腹部。
2、应指导患者使用正确的注射方法。患者也可参阅本品所附的使用手册来正确的使用注射笔。
3、本品总共治疗的最长时间为24个月。病人终身仅可接受一次为期24个月的治疗。
4、如果膳食不能满足需要,患者应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
5、停止使用本品治疗后,患者可以继续其它骨质疏松治疗方法。
6、肾功能不全患者:本品不得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有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慎用本品。
7、肝功能不全患者:未在肝功能不全患者中进行研究,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
8、儿童及开放性骨骺的青少年:尚无本品在小于18岁的青少年中应用的经验。本品不得用于小于18岁的青少年和开放性骨骺的青年。
9、老年用药:无需根据年龄调整剂量。
10、注射笔使用指南:注射笔的详细操作图示和注射指导请参见本品包装盒中所附“注射笔使用手册”。
11、重要提示:使用本注射笔前请仔细阅读“注射笔使用手册”,如果不完全按照使用手册操作可能会出现剂量错误、注射笔损坏或者发生感染。
12、本品为预装笔式注射器,每支笔仅限一名患者使用。每次注射需使用新的无菌注射针头。包装盒内附有注射笔的使用手册。本品不含针头。可以使用胰岛素注射笔用针头。每次注射后,本品应放回冰箱内保存。
13、如果溶液混浊、有色或有颗粒则不得使用。
14、注射笔的使用请参见注射笔使用手册。
15、未使用过的产品和废弃物的处置请遵循当地规定。
1、在特立帕肽临床试验中,本品和安慰剂组中分别有82.8%和84.5%的患者报告至少一种不良反应。在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最常报告的不良反应有恶心,肢体疼痛,头痛和眩晕。
2、下列为在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中和产品上市后,与使用特立帕肽相关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频率的定义如下:非常常见(≥1/10),常见(≥1/100且1/10),不常见(≥1/1000且1/100),罕见(≥1/10000且1/1000),非常罕见(1/10000)和未知(尚不能从已有数据估计)。
(1)检查:体重增加、心脏杂音、碱性磷酸酯酶升高(不常见)。
(2)心脏异常:心悸(常见)。心动过速(不常见)。
(3)血液和淋巴系统异常:贫血(常见)。
(4)神经系统异常:眩晕、头痛、坐骨神经痛(常见)。昏厥(未知)。
(5)耳和迷走神经异常:眩晕(常见)。
(6)呼吸,胸廓和纵隔异常:呼吸困难(常见)。肺气肿(不常见)。
(7)胃肠道异常:恶心、呕吐、食管裂孔疝,胃食管返流疾病(常见)。痔疾(不常见)。
(8)肾脏及泌尿系统异常:尿失禁、多尿症、尿频、尿急(不常见)。肾衰竭/肾损害(未知)。
(9)皮肤及皮下组织异常:出汗增加(常见)。
(10)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异常:
①非常常见:肢体疼痛。
②常见:肌肉痛性痉挛。
③不常见:肌痛、关节痛。
④未知:背部痉挛/疼痛(曾有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的严重背部痉挛或疼痛的报告)。
(11)代谢及营养异常:
①常见:高胆固醇血症。
②不常见:血钙高于2.76mmo/L,高尿酸血症。
③罕见:血钙高于3.25mmol/L。
(12)血管病症:低血压(常见)。
(13)全身性和注射部位异常:
①常见:疲乏、胸痛、无力,注射部位一过性轻微反应,包括:疼痛、肿胀、红斑、局部擦伤、瘙痒和注射部位轻微出血。
②不常见:注射部位红斑、注射部位反应。
③罕见:注射后短时间内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急性呼吸困难/面部水肿、全身性荨麻疹、胸痛、水肿(主要为外周)。
(14)神经系统异常:抑郁(常见)。
3、在临床试验中,下列反应的报告率与安慰剂相比≥1%:眩晕、恶心、肢体疼痛、头晕、抑郁、呼吸困难。
4、本品升高血清尿酸浓度。在临床试验中,使用本品组中有2.8%的患者血清尿酸浓度高于正常水平的上限,安慰剂组中有0.7%的患者高于上限。然而,高尿酸血症没有导致痛风,关节痛或尿石症发生率的增加。在一项大型的临床试验中,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在2.8%的女性中检测到与特立帕肽有交叉反应的抗体。通常情况下,在接受本品治疗12个月后初次检测到抗体并在治疗停止后抗体消失。没有超敏反应和过敏性反应发生的证据,并且对血钙和骨矿物质密度(BMD)的反应也没有影响。
5、在中国进行的临床试验研究是一项Ⅲ期的开放、多中心、活性药对照、随机的非住院患者的临床研究,在24周的治疗期中对特立帕肽(20μg/天)和降钙素(200IU/天)治疗男性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进行比较,共入组364名患者(女性329名,男性35名)。出现一例可能与药物有关的心肌梗死。
1、对特立帕肽或本品任何辅料过敏者。
2、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3、高钙血症患者。
4、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
5、除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以外的其他骨骼代谢疾病(包括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Paget’s病)。
6、不明原因的碱性磷酸酯酶升高。
7、之前接受过外照射或骨骼植入放射性治疗的患者。
8、本品的治疗范围应排除骨恶性肿瘤或伴有骨转移的患者。
本品主要成份为特立帕肽。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
1、血钙正常的患者注射特立帕肽后发现血钙浓度有一过性的轻微升高。血钙浓度在注射每剂特立帕肽后4到6小时之间达到峰值并在16到24小时内回到基线水平。在治疗过程中不需要进行血钙的常规监测。因此如果需要从患者中采集血样,应在本品最近一次注射16小时后进行。
2、本品可能导致尿钙排泄量的轻微升高,但在临床试验中高钙尿的发生率与安慰剂相比没有差异。
3、尚未进行本品在活动性尿石症患者中应用的研究。因为本品有加重这种症状的可能,所以在活动性或新发尿石症患者中应慎用本品。
4、在本品的短期临床研究中,有独立偶发的一过性直立性低血压发作的报告。典型的报告为在注射4小时后发生并在几分钟至数小时后自行恢复。一过性直立性低血压发生于最初几次给药时,患者处于俯卧位后可缓解并且不妨碍继续治疗。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本品。肝功能不全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
5、包括绝经前妇女在内的青年人群中应用本品的经验有限。在这类患者中只有获益明显大于风险时才考虑使用本品。
6、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应在使用本品时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如果怀孕则应停止使用本品。
7、对大鼠的研究提示特立帕肽长期给药会使骨肉瘤发生率增加。在上市后的阶段,发生骨肿瘤和骨肉瘤的病例报道很少。其与FORSTEO使用的因果关系尚不清楚。骨肉瘤的长期监测研究正在进行。在获得更多的临床资料之前给药时间不应超过推荐的24个月。
8、对驾驶和操作机器的影响:未进行本品对驾驶和操作机器影响的研究。然而,在部分患者中观察到瞬时的直立性低血压或眩晕。这些患者应在症状消失后开车或操作机器。
9、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一般建议:家兔的研究显示本品具有生殖毒性。尚未进行本品对人类胎儿发育影响的研究。对人的潜在风险尚不明了。不清楚特立帕肽是否会在人类乳汁中分泌。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本品。
(2)对有可能生育的妇女:应在使用本品时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如果怀孕则应停止使用本品。
10、儿童用药:尚未在任何儿童人群中确定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基线骨肉瘤风险增加的患者中不应该使用本品,其中包括骨骺未闭合的儿童和青年人。因此,本品不适用于骨骺未闭合的儿童和青年患者。
12、老年用药:在接受本品治疗的1637例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试验中,75%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23%为75岁以上的老年人。在这些受试者和年轻受试者之间,没有观察到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总体差异,其他临床经验报告也没有发现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的不同反应,但不能排除一些老年人对该药的敏感性更高。未观察到本品药代动力学在年龄方面的差异(31至85岁)。无需根据年龄调整剂量。
13、药物过量:
(1)体征和症状:在临床试验中没有药物过量的报告。本品曾单次给药高达100μg和重复给药高达60μg/天长达6星期。药物过量的效应可能包括迟发性高血钙症和直立性低血压风险。也可能发生恶心、呕吐、头晕和头痛。
(2)基于上市后自发报告的药物过量经验:在上市后自发报告中,曾有数例给药错误——将注射笔中全部注射液(高达800μg)一次性注射的报告。报告的一过性反应包括恶心、虚弱/精神萎靡和低血压。在一些病例中,药物过量没有导致不良反应。没有本品过量而导致死亡的报告。
(3)药物过量处置:没有本品的特异性解毒药。对于可疑的药物过量包括暂停使用本品,检测血钙和给予适当的支持性治疗,例如水化治疗。
1、内源性甲状旁腺激素(PTH)由84个氨基酸组成,是骨骼和肾脏中钙和磷酸盐代谢的主要调节因子。本品(rhPTH(1-34))是人内源性甲状旁腺激素的活性片段(1-34)。PTH的生理学作用包括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刺激骨骼形成,间接增加肠道钙的吸收,增加肾小管钙的重吸收和增强磷酸盐在肾脏的排泄。
2、本品是骨形成剂,用于治疗骨质疏松。本品对骨骼的作用依赖于系统暴露模式。每天一次注射本品可通过优先刺激成骨细胞活性(相对于破骨细胞活性),增加新骨在松质骨和皮质骨表面的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