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达帕胺
药品库 吲达帕胺
吲达帕胺

规格:----

H20150590

(还有10个药企生产)

吲达帕胺的说明书
【药品名称】:
吲达帕胺
【英文名称】:
Indapamide
【批准文号】:
H20150590
【处方类型】:
处方药Rx
【医保类型】:
医保
【药品类型】:
化学药品
【适应症】:

本品用于成人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请阅读具体药物说明书使用,或遵医嘱。

吲达帕胺片:

口服,成人常用量,一次2.5mg,每日1次。

吲达帕胺胶囊:

口服(最好早晨服用)。一次1粒,一日1次。口服剂量每天不应超过2.5mg(因增加剂量不会提高疗效,而会增加副作用)。

吲达帕胺缓释片:

每24小时服1片,最好早晨服用。药片必须用水整片吞服且不要嚼碎。加大剂量并不能提高吲达帕胺的抗高血压疗效,只能增加利尿作用。

吲达帕胺缓释胶囊:

口服,每24小时服1粒,最好早晨服用。加大剂量并不能提高吲达帕胺的抗高血压疗效,只能增加利尿作用。

【 副作用 】:

吲达帕胺片/吲达帕胺胶囊/吲达帕胺缓释胶囊:

大部分临床和实验室的不良反应为剂量依赖性,故可以采用最低有效剂量来减少不良反应。

1、低血钾和钾离子缺乏,在高危患者情况更严重(参见注意事项)。在以2.5mg剂量的吲达帕胺进行的临床试验中,4-6周后,可以观察到某些病例的血钾含量降低,25%的患者血钾含量小于3.4mmol/L,10%的患者血钾含量小于3.2mmol/L,12周后血钾平均下降0.41mmol/L。

2、低血钠症和血容量减少,由此引起患者脱水和直立性低血压。如同时伴有氯的缺失,可能会引发继发性代偿性代谢性碱中毒,此种情况发生率很低,程度也轻。

3、治疗中血尿酸和血糖含量增加:对于痛风和糖尿病患者,要更加注意仔细考虑应用这些利尿剂的适应症(参见药效学特性)。

4、血液学事件,非常罕见:血小板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发育不全,溶血性贫血。

5、高钙血症:极为罕见。

6、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有可能诱发肝性脑病(参见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7、过敏反应,尤其是皮肤过敏反应,有过敏和哮喘病史的个体更易发生。

8、斑丘疹、紫癜,可能会加重已有的急性系统性红斑狼疮。

9、恶心、便秘、眩晕、疲劳、感觉异常、头痛、口干,这些症状很少发生,并且随着剂量的减少大部分症状能减轻。

10、胰腺炎:很少发生。

吲达帕胺缓释片:

1、安全性特征总结:

(1)最常报告的不良反应为超敏反应(皮肤为主),主要发生于具有过敏倾向、易于发生哮喘反应或斑丘疹的患者中。

(2)在临床试验过程中,治疗4至6周后,在10%患者中观察到低钾血症(血钾<3.4mmol/L),4%的患者血钾水平<3.2mmol/L。在治疗12周后,血钾平均下降0.23mmol/L。

(3)生物学和临床不良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剂量依赖性的。

2、在吲达帕胺治疗过程中观察到了以下不良反应,并按以下频率排序:很常见(≥1/10);常见(≥1/100,<1/10);不常见(≥1/1000,<1/100);罕见(≥1/10000,<1/1000);极罕见(<1/10000),未知(不能从已知数据中推测)。

(1)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罕见):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等不良反应极。

(2)代谢和营养障碍(未知):低钠血症、钾缺失低钠血症。

(3)神经系统疾病(未知):头晕、疲劳、头痛、感觉异常罕见,晕厥。

(4)眼部疾病(未知):近视、视力模糊、视力障碍。

(5)心脏疾病(未知):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是致命性的)。

(6)血管疾病(极罕见):低血压。

(7)胃肠道疾病(极罕见):呕吐不常见,恶心、便秘、口干罕见,胰腺炎。

(8)肝胆疾病(未知):肝功能受损极罕见,肝功能不全时可能出现肝性脑病、肝炎。

(9)皮肤及皮下组织疾病(未知):超敏反应、斑丘疹常见,紫癜不常见,血管性水肿、荨麻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Stevens-Johnson综合征极罕见,可能会使已有的急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加重、光敏反应。

(10)肾及泌尿系统疾病(极罕见):肾衰竭。

(11)实验室检查(未知):心电图QT间期延长、血糖增高、血尿酸增高、肝酶水平升高。

【 禁 忌 】:

1、对磺胺过敏者,严重的肾功能不全、肝性脑病、低钾血症患者禁用。

2、通常,此药不要与锂和能引发扭转性室速的非抗心律失常药合用。

【 成 分 】:

本品主要成分为吲达帕胺。

【 性 状 】:

吲达帕胺片: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吲达帕胺胶囊: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性粉末。

吲达帕胺缓释片: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吲达帕胺缓释胶囊:硬胶囊,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球形小丸。

【注意事项】:

吲达帕胺片:

1、肝功能不全,利尿后可促发肝昏迷。

2、作利尿用时,最好每晨给药一次,以免夜间起床排尿。

3、无尿或严重肾功能不全,可诱致氮质血症。

4、糖尿病时可使糖耐量更差。

5、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此时血尿酸可进一步增高。

6、为减少电解质平衡失调出现的可能,宜用较小的有效剂量,并应定期监测血钾、钠、钙、血糖及尿酸等,注意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注意及时补钾。

7、交感神经切除术后,此时降压作用会加强。

8、应用本品而需作手术时,不必停用本品,但须告知麻醉医师。

9、运动员慎用。

吲达帕胺胶囊/吲达帕胺缓释片/吲达帕胺缓释胶囊:

1、特别警告:

(1)当肝功能受损时,噻嗪样利尿剂可能引起肝性脑病,特别是在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下。如果发生肝性脑病,应立即停用利尿剂。

(2)光敏性:已有噻嗪类和噻嗪样利尿剂的光敏反应报道。如果治疗期间发生光敏反应,建议停止治疗。如果必须再次服用此利尿剂,建议保护患者体表暴露区域避免阳光或人工UVA的照射。

(3)辅料:本品含有乳糖。患有罕见的先天性半乳糖不耐受、乳糖酶缺乏或者葡萄糖和半乳糖吸收障碍症的患者禁用此药。

2、使用中的注意事项:水和电解质平衡。

(1)血钠:治疗前必须测定血钠,此后应进行规律的监测。血钠降低起初可以无症状,因此规律地监测血钠十分必要;在高风险人群如年老和肝硬化的病人,监测的次数应更频繁。任何利尿剂治疗都可能导致低血钠,有时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伴有低血容量的低钠血症可能导致脱水和直立性低血压。合并丢失氯离子可能导致继发性代偿性代谢型碱中毒:这一影响的发生率低,程度轻。

(2)血钾:钾缺乏而致的低钾血症是噻嗪类和噻嗪样利尿剂导致的主要危险。在某些高危人群中,例如在老年人、营养不良和/或多种药物治疗者、以及具有水肿、腹水的肝硬化病人、冠心病和心力衰竭病人,必须预防低血钾的发生(<3.4mmol/L)。在这些情况下,低钾血症可以增加洋地黄类药物对心脏的毒性,增加心律失常的危险。心电图中QT间期延长的患者,无论是先天性还是医源性的,用此药都有一定危险。低钾血症和心动过缓都是严重心律失常(尤其有致命危险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诱发因素。在所有上述病例中,必须更频繁地进行血钾监测。在治疗开始后的1周内,应进行首次血钾测定。测定出低血钾后,应进行相应的纠正。

(3)血钙:噻嗪类和噻嗪样利尿剂可能减少尿中钙的排泄,引起短暂轻微的血钙升高。明显的高钙血症可能由于先前未被发现的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所致。检查甲状旁腺功能之前,应停止治疗。

(4)血糖:在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的监测十分重要,尤其当存在低钾血症时。

(5)尿酸:在高尿酸血症的病人,痛风发作的机率可能增加。

(6)肾脏功能和利尿剂:只有当肾脏功能正常或仅轻度受损(成年人血肌酐低于25mg/L,即220μmol/L)时,噻嗪类和噻嗪样利尿剂才能发挥全效。老年人必须依据年龄、体重和性别对血肌酐进行调整。在利尿剂治疗初期,由于引起水钠丢失而造成的低血容量使肾小球滤过减少,这可能导致血中的尿素和肌酐增加。这种短暂的功能性肾功能不全,对肾功能正常者没有影响;但对于原有肾功能不全者,可能导致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7)运动员:此药含有的活性成分可能造成兴奋剂检测呈阳性反应,运动员对此应予以注意。运动员慎用。

(8)对驾驶机动车和操作机器能力的影响:本品不会影响警觉,但某些病人可能会发生与血压降低相关的个体反应,特别是在治疗开始时,以及联合应用其它抗高血压药物时。因此,可以造成有关人员驾驶机动车和操作机器的能力下降。

【 药理相互作用 】:

作用于肾皮质稀释段的利尿效应(心血管系统)。

1、作用机制:吲达帕胺为一种磺胺类衍生物,具有吲哚环结构,药理学上与噻嗪类利尿剂相关,通过抑制肾皮质稀释段对钠的重吸收达到利尿效果。此药增加尿钠和尿氯的排出,并在较小程度上增加钾和镁的排出,由此导致尿量增加,而发挥抗高血压作用。

2、药效学作用:

(1)Ⅱ期和Ⅲ期研究表明,应用本品单药治疗的抗高血压疗效可持续24小时。出现这种疗效时,所用剂量仅具有轻度利尿作用。

(2)本药的抗高血压作用与其改善动脉的顺应性,降低小动脉和整个外周循环阻力有关。

(3)吲达帕胺可以减轻左心室肥厚。

(4)超过一定剂量,噻嗪型和噻嗪样利尿剂的疗效并不进一步提高,而副作用却不断增加。如果治疗无效,不应增加药物剂量。

(5)短期、中期和长期应用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病人时,发现吲达帕胺。不影响脂类代谢:如甘油三脂、LDL-胆固醇和HDL-胆固醇。不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即使用于治疗糖尿病性高血压患者也是如此。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司匹林溶片和吲达帕胺片同吃可以吗 更多»

周恒 副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Ⅱ科

阿司匹林溶片和吲达帕胺片可以一起吃。吲达帕胺片的主要作用就是起到降血压的效果,而阿司匹林溶片的作用主要是用来预防脑梗塞的疾病,以防止患者因脑部血栓而引发脑梗塞或者脑卒中等病症。虽然两个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一样,而且治疗病症也不同,但是如果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对于患者出现的疾病有一定的促进恢复性作用。

吲达帕胺片什么时候吃 长期吃吲达帕胺片好吗 吲达帕胺片的副作用有哪些 吲达帕胺1.5mg和2.5mg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