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5ml:10mg
国药准字H20041318
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品适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淋巴细胞性和粒细胞性)、恶性淋巴瘤、乳腺癌、肺癌(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骨及软组织肉瘤、肾母细胞瘤、膀胱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头颈部鳞癌、睾丸癌、胃癌、肝癌等。
缓慢静脉或动脉注射。本品体外溶血性实验结果表明本品具有溶血特性,给药时注意缓慢注射或缓慢点滴并且严密监测血象。
1、成人常用量:单独给药每平方体表面积5060mg,每3-4周1次或每日20mg/m2,连用3日,停用2-3周后重复。分次用药的心肌毒性、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包括口腔溃疡)较每3周用药一次为轻。联合用药为40mg/m2,每3周1次或25mg/m2,每周1次,连用2周,3周重复。总剂量按体重面积不宜超过400mg/m2。
2、联合化疗:
(1)ABVD(阿霉素、博来霉素、长春碱和达卡巴嗪),主要用于霍奇金淋巴瘤。
(2)CAF(环磷酰胺、阿霉素和氟尿嘧啶),主要用于乳腺癌。
(3)CA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主要用于恶性淋巴瘤。
(4)FAM(氟尿嘧啶,阿霉素和丝裂霉素),主要用于胃癌。
(5)AC(阿霉素和阿糖胞苷),主要用于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6)AOP(阿霉素、长春新碱和泼尼松),主要用于淋巴母细胞型急性白血病的诱导缓解。
(7)ACP(阿霉素、环磷酰胺和顺铂),主要用于卵巢癌和肺癌以及头颈部癌、膀胱癌等。
(8)COAD(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和达卡巴嗪),主要用于软组织肉瘤和成骨肉瘤。
(9)CAO(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主要用于小细胞型肺癌。
1、骨髓抑制:为阿霉素的主要副作用。白细胞减少约于用药后10~14日下降至最低点,大多在三周内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贫血和血小板减少一般不严重。
2、心脏毒性:可出现一过性心电图改变,表现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及ST-T改变,一般不影响治疗,少数患者可再现延迟性进行性心肌病变,表现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累计剂量密切相关,大多出现在总量大于400mg/m2的患者,这些情况偶尔可突然发生而常规心电图无异常迹象,阿霉素引起的心脏病变多出现在停药后1~6个月,心脏毒性可因联合应用其他药物加重。
3、消化道反应: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也可有口腔黏膜红斑、溃疡及食道炎、胃炎。
4、脱发:发生率在90%以上,一般停药1~2个月可恢复生长。
5、局部反应:如注射处药物外溢可引起组织溃疡和坏死。药物浓度过高引起静脉炎。
6、其他:少数患者有发热、出血性红斑、肝功能异常与蛋白尿、甲床部位出现色素沉着、指甲松离,在原先放射野可出现皮肤发红或色素沉着。个别患者出现荨麻疹、过敏反应、结膜炎、流泪。此外阿霉素还可增加放疗和一些抗癌药毒性。
7、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患者应用本品时,特别是初次用阿霉素者,可因瘤细胞大量破坏引起高尿酸血症,而致关节疼痛或肾功能损害。
1、周围血象中白细胞低于3500/μl或血小板低于5万/μl患者禁用。
2、明显感染或发热、恶液质、失水、电解质或酸碱平衡失调者禁用。
3、胃肠道梗阻、明显黄疸或肝功能损害患者禁用。
4、心肺功能失代偿患者、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禁用。
5、曾用其他抗肿瘤药物或放射治疗已引起骨髓抑制的病人禁用。
6、严重心脏病患者禁用。
7、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本品主要成分为盐酸多柔比星。
本品为红色澄明溶液。
1、本品的肾排泄虽较少,但在用药后1-2日内可出现红色尿,一般都在2日后消失。肾功能不全者用本品后要警惕高尿酸血症的出现。痛风患者,如应用阿霉素,别嘌醇用量要相应增加。
2、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引起黄疸或其他肝功能损害,有肝功能不全者,用量应予酌减。
3、用药期间需检查
(1)用药前后要测定心脏功能、监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清酶学和其他心肌功能试验。
(2)随访检查周围血象(每周至少一次)和肝功能试验。
(3)应经常查看有无口腔溃疡、腹泻以及黄疸等情况,应劝病人多饮水以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可能,必要时检查血清尿酸或肾功能。
4、过去曾用过足量柔红霉素、表柔比星及本品者不能再用。
5、本品可用于浆膜腔内给药和膀胱灌注,但不能用于鞘内注射。
6、外渗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需确定静脉通畅后才能给药。
7、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能透过胎盘,有引致流产的可能,因此严禁在妊娠初期的3个月内应用阿霉素。妊娠期妇女用本品后,对胎儿的毒性反应有时可长达数年后才出现,哺乳期妇女禁用。
8、儿童用药2岁以下幼儿慎用。
9、老年用药老年患者慎用。
10、药物过量:已证实表明单次使用250mg和500mg剂量的多柔比星是致命的。这些剂量可导致24小时内急性心肌衰竭和严重的骨髓抑制,且用药后10-15天效应最大。在此期间应加强支持疗法,并采取输血、无菌隔离护理等措施。延迟性心力衰竭可于过量用药半年后出现,病人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心力衰竭征象时应予以常规治疗。
阿霉素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因其结构中既含有脂溶性的蒽环配基,又有水溶性的柔红糖胺;并有酸性酚羟基和碱性氨基。作为一种周期非特异性抗癌化疗药物,本品对各期细胞均有作用,但对S期的早期最为敏感,M期次之,而对G1、S和G2期有延缓作用。其作用机制在于可直接作用于DNA,插入DNA的双螺旋链,使后者解开,改变DNA的模板性质,抑制DNA聚合酶从而既抑制DNA,也抑制RNA合成。此外,本品具形成超氧基自由基的功能,并有特殊破坏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