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药品库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规格:2ml:0.15g

国药准字H20044923

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还有3个药企生产)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说明书
【药品名称】: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
【英文名称】:
Amiodaro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批准文号】:
国药准字H20044923
【处方类型】:
处方药Rx
【医保类型】:
医保
【药品类型】:
化学药品
【生产企业】:
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
【适应症】:

本品用于治疗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适用于下列情况:房性心律失常伴快速室性心律、W-P-W综合征的心动过速、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用法用量】:

1、由于药学原因,500ml中少于2安瓿注射液的浓度不宜使用。仅用等渗葡萄糖溶液配制。不要向输液中加入任何其他制剂。胺碘酮应尽量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药。

2、可达龙个体差异较大,需要给予负荷剂量来抑制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同时进行精确的剂量调整。通常初始剂量为24小时内给予1000mg可达龙,用法如下:

(1)负荷滴注:

先快:头10分钟给药150mg(15mg/min)。3ml可达龙注射液(150mg)于100ml葡萄糖溶液(浓度=1.5mg/ml)中。滴注10分钟。

后慢:随后6h给药360mg(1mg/min)。18ml可达龙注射液(900mg)于500ml葡萄糖溶液(浓度=1.8mg/ml)中。

(2)维持滴注:剩余18h给药540mg(0.5mg/min)。将滴注速度减至0.5mg/min。

3、第一个24h后,维持滴注速度0.5mg/min(720mg/24h),浓度在1-6mg/ml(可达龙注射液浓度超过2mg/ml,需通过中央静脉导管给药),需持续滴注。

4、当发生室颤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可以追加可达龙注射液150mg,溶于100ml的葡萄糖溶液给药。需10min给药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维持滴注的速度可以增加以有效抑制心律失常。

5、第一个24h的剂量可以根据病人个体化给药。然而,在临床对照研究中,每日平均剂量在2100mg以上,与增加低血压的危险性相关。初始滴注速度需不超过30mg/min。

6、基于可达龙注射液临床研究经验,无论病人的年龄,肾功能,左室功能如何,维持滴注达0.5mg/min能谨慎地持续2至3周。病人接受可达龙注射液超过3周的经验有限。

7、可达龙注射液应尽可能通过中央静脉导管滴注。可达龙注射液于5%葡萄糖溶液中,浓度超过3mg/ml时,会增加外周静脉炎的发生,如果浓度在2.5mg/ml以下,出现上述情况较少。所以如需静脉滴注超过1小时的,可达龙注射液浓度不应超过2mg/ml,除非使用中央静脉导管。

8、在应用PVC材料或器材时,胺碘酮溶液可使酞酸二乙酯(DEHP)释放到溶液中,为了减少病人接触DEHP,建议应用不含DEHP的PVC或玻璃器具,于应用前临时配制和稀释可达龙的输注溶液。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9、根据胺碘酮的给药途径和考虑到该适应症的应用状况,如果能够立刻获得,则推荐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否则,使用最大的外周静脉并以最高的流速通过外周静脉途径给药。

10、初始静脉注射给药剂量为300mg(或5mg/kg),稀释于20ml的5%葡萄糖溶液中并快速注射。如果室颤持续存在,需考虑静脉途径追加150mg(或2.5mg/kg)。注射器内不得添加其他任何药品。

【 副作用 】:

根据器官系统和发生率对不良反应进行如下分类:

很常见(≥10%);常见(≥1%,<10%);不常见(≥0.1%,<1%);罕见(≥0.01%,<0.1%);非常罕见(<0.01%)。

1、心脏不良反应:

(1)常见:心动过缓。

(2)非常罕见:

①有明显的心动过缓以及更罕见的窦性停搏病例报道,尤其是老年患者。

②心律失常发作或恶化,有时伴随心脏骤停。

2、内分泌异常:

未知:甲状腺功能亢进。

3、胃肠道不良反应:

非常罕见:恶心。

4、注射部位反应:

常见:可能的炎症反应,例如通过直接外周静脉途径给药时出现的浅表静脉炎、注射部位反应,例如疼痛、红斑、水肿、坏死、渗出、浸润、炎症、硬化、静脉炎、血栓静脉炎、感染、色素沉淀以及蜂窝组织炎。

5、肝脏不良反应:

有肝损伤病例报道:这些病例通过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诊断。

有以下不良反应报道:

非常罕见:

①通常为中度和单独的转氨酶水平升高(正常水平的1.5至3倍),减量后恢复;或甚至自发性下降。

②急性肝损伤,伴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和/或黄疸,有时候出现致死性结局,需要终止治疗。

③延长治疗期间出现慢性肝损伤(口服途径给药)。其组织学特征对应于假性酒精性肝炎。由于临床和生物学表现的离散性质(不恒定的肝肿大,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至正常值的1.5至5倍),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治疗持续6个月之后出现的血清转氨酶水平升高,即使为中度,也应该考虑诊断慢性肝损。终止治疗后临床和生物学异常通常可消退。有数个不可逆病例的报道。

6、免疫系统不良反应:

(1)非常罕见:过敏性休克。

(2)发生率未知:血管神经性水肿(Quincke's水肿)。

8、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异常:

未知:背痛。

9、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非常罕见:良性颅内高压(假性脑瘤),头痛。

10、肺部不良反应:

非常罕见:

①有时候在术后(可能与高剂量氧发生相互作用有关)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通常伴随间质性肺病,偶有致死性病例。必须考虑停用胺碘酮,并且必须研究皮质醇激素的治疗价值。

②重度呼吸衰竭时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和/或呼吸暂停,尤其对于哮喘患者。

10、皮肤不良反应:

(1)非常罕见:出汗、脱发。

(2)发生率未知:荨麻疹。

11、血管不良反应:

(1)常见:通常为中度的和一过性的血压下降。报告了重度低血压或循环衰竭的病例,尤其是过量用药或过度快速给药后。

(2)非常罕见:热潮红。

【 禁 忌 】:

本品在如下情况下禁用:

1、窦性心动过缓和窦房传导阻滞,病人未安置人工起搏器。

2、窦房结疾病,病人未安置人工起搏器(有窦性停搏的危险)。

3、高度房室传导障碍,病人未安置人工起搏器。

4、双或三分支传导阻滞,除非安装人工起搏器。

5、甲状腺机能亢进,因为胺碘酮可能加重症状。

6、已知对碘、胺碘酮或其中的辅料过敏。

7、妊娠。

8、循环衰竭。

9、严重低血压。

10、静脉注射禁用于低血压、严重呼吸衰竭、心肌病或心力衰竭(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11、3岁以下儿童(因含有苯甲醇)。

12、本品含苯甲醇,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13、哺乳期:

14、与某些可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的药物合用:

(1)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双氢奎尼丁,丙吡胺)。

(2)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索他洛尔,多非利特,伊步利特)。

(3)其他药物:苄普地尔,西沙必利,二苯马尼,静注红霉素,咪唑斯汀,莫西沙星,静注螺旋霉素,静注长春胺(见药物相互作用)。

(4)舒托必利。

(5)精神抑制剂,喷他咪(注射用药时)。

这些禁忌症不适用于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

【 成 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盐酸胺碘酮。

【 性 状 】:

本品为微黄色澄明溶液。

【注意事项】:

1、必须预防低血钾的发生(并纠正低血钾);应当对QT间期进行监测,如果出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不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给予心室起博,可静脉给予镁剂)。

2、由于存在血流动力学风险(重度低血压、循环衰竭),通常不推荐静脉注射;任何时候需尽可能采用静脉滴注。

3、静脉注射仅用于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等紧急情况下,且应在持续监护(心电图,血压)下使用,推荐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

4、剂量约为5mg/公斤体重。除体外电除颤无效的室颤相关心脏停搏的心肺复苏外,胺碘酮的注射时间应至少超过3分钟。首次注射后的15分钟内不可重复进行静脉注射,即使随后剂量仅为1安瓿(可能造成不可逆衰竭)。

5、同一注射器中不要混入其他制剂。不可在同一注射容器中加入其他药品。如胺碘酮需持续给药,应通过静脉输注方式(见【用法用量】)。

6、为避免注射部位的反应,胺碘酮应尽可能通过中心静脉途径给药。

7、应监测低血压、重度呼吸衰竭、失代偿或重度心力衰竭的发生。

8、麻醉(见【药物相互作用】):手术前,应告知麻醉师患者正在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

9、胺碘酮相关注意事项:

(1)心脏不良反应(见【不良反应】):

已有报道出现新发心律失常或加重已治疗的心律失常,且有时致命。药物无效可能表现为加重的心脏病情,与致心律失常作用之间的区分很重要,但又非常困难。胺碘酮致心律失常作用的报道较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更为罕见,且通常发生在药物相互作用和/或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下(见【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2)肺部不良反应(见【不良反应】):

呼吸困难或干咳的发生可能与肺部毒性相关,如间质性肺炎。静脉给予胺碘酮时,有非常罕见的间质性肺炎病例的报道。对于进行性呼吸困难无论单独或伴随一般情况恶化(疲劳、体重减轻、发烧)的患者,当诊断可疑时,应进行胸部X-线检查。由于间质性肺炎一般在停用胺碘酮的早期是可逆的(临床症状通常在3至4周内缓解,随后放射学及肺部功能在几个月内缓慢改善),因此对于胺碘酮治疗应进行再评价,且应考虑激素治疗。有极个别病例在手术后立即出现严重呼吸并发症(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且有时致命。可能与高浓度氧的相互作用相关(见【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

(3)肝脏不良反应(见【不良反应】):

建议在治疗开始时密切监测肝功能(转氨酶),并在治疗期间定期监测。开始静脉给予胺碘酮的第一个24小时内可能出现急性肝损害(包括重度肝细胞损伤或肝衰竭,有时为致死性)及慢性肝损害。因此,当转氨酶升高超过正常值的3倍时,应减少胺碘酮的剂量或停止给药。

(4)药物相互作用(见【药物相互作用】):

不建议胺碘酮与下列药物合用:β阻滞剂,减缓心率的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可能导致低钾血症的刺激性通便剂。

10、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妊娠:动物研究未提供证据表明本品有致畸作用,可预计对人体无致畸作用。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对人体有致畸作用的药物都曾被证明在严格进行的两种动物研究中有致畸作用。鉴于胺碘酮对胎儿甲状腺的影响,在怀孕期间禁止使用,除非确定其利大于弊。

(2)哺乳:胺碘酮及其代谢产物,还有碘,在母乳中的浓度高于在血液中的浓度,因为有导致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危险,故本品禁用于哺乳母亲。

11、儿童用药:盐酸胺碘酮在儿童患者中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尚未建立,因此不推荐儿童用药。注射用胺碘酮含有苯甲醇,有新生儿(出生不满一个月的婴儿)在静脉给药后喘息综合征致命的报道,症状包括呼吸急喘,低血压,心律不齐和心血管衰竭。

12、老年用药:本品可使老年病人心率明显减慢。应在心电监护下使用。

13、药物过量:

(1)目前尚无胺碘酮静脉给药过量的文献资料。

(2)口服胺碘酮过量的文献资料甚少。有心动过缓,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尖端扭转性室速和肝脏损伤的病例报道。治疗应根据具体症状而定。基于胺碘酮的药代动力学特性,需对病人进行长期监测,尤其是心脏功能监测。

(3)胺碘酮及其代谢物不能被透析。

【 药理相互作用 】:

抗心律失常特性:

1、延长心肌细胞3相动作电位,但不影响动作电位的高度和下降速率(VaughanWilliams分类Ⅲ类);单纯延长心肌细胞3相动作电位是由于钾离子外流减少所致,钠离子和钙离子外流不变。

2、降低窦房结自律性,该作用不能用阿托品逆转。

3、非竞争性的α和β肾上腺素能抑制作用。

4、减慢窦房、心房及结区传导性,心律快时表现更明显。

5、不改变心室内传导。

6、延长不应期,降低心房、结区和心室的心肌兴奋性。

7、减慢房室旁路的传导并延长其不应期。

8、无负性肌力作用:动物研究未提供证据表明本品有致畸作用。

【贮藏】:
贮存于25℃以下,避光保存。
赛诺菲-安万特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怎么样 更多»

吴彦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赛诺菲安万特是国际大药厂,生产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质量肯定是上乘的。盐酸氨碘酮,主要适用于房性早搏,短暂性房性心动过速,以及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等,这个药物是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比较显著,但是副作用比较多,应该引起注意,目前是被列为第二线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用法用量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功效与作用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副作用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