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格:1ml:1μg
H20160340
1、因为骨化三醇是强效胆骨化醇衍生物,对小肠的饮食钙和无机磷酸盐的吸收有显著影响。因此治疗期间应停用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以免发生可能的相加作用和高钙血症。
2、只有具备充分的监测血、尿化学的实验室设备时,才能考虑用本品治疗。任何剂型的维生素D用药过量都是危险的。治疗期间,由高反应性或过量用药引起的进行性高血钙可能会非常严重,以至于需要紧急治疗(见药物过量)。
3、慢性高钙血症能导致全身性血管钙化,肾钙质沉着、角膜和其它软组织钙化。对可疑解剖学部位进行放射学评价有助于疾病的早期检出。
4、用本品治疗期间,血清钙(mg/dl)与血清无机磷的乘积(Ca×P)不应超过70。
5、透析液钙水平等于或超过7mg%,同时过量供应饮食钙,可能会导致频繁的高血钙症发作。
6、使用洋地黄的病人,高血钙可能会促发心律失常;在这种病人应用本品时需格外小心。
7、对透析病人,应该使用非铝盐的磷酸盐结合剂来控制血清无机磷的水平和饮食磷酸盐吸收。
8、含镁的抗酸剂可能会引起长期肾透析病人的高血镁症,在本品治疗期间应当避免使用。
9、患有肾性骨营养不良和低血钙症、对常规维生素D治疗反应差的病人,可能会对本品有反应。骨化三醇的治疗窗窄,因此,必须仔细调节每位病人的剂量,以获得满意的生化指标和临床表现的反应。
10、过量给予骨化三醇会导致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因此在治疗早期调整剂量时最少每星期检查两次血钙及血磷水平。血清碱性磷酸酶降低可能说明即将发生高钙血症。一旦发生高血钙应该即时停药,直至血清钙水平恢复正常。这可能需要花费几天至一周时间。
11、骨化三醇维持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血清钙、磷、镁和碱性磷酸酶以及24小时尿钙尿磷排量。在开始用药期间更应该经常作血清钙磷水平的检查(每周两次)。定期做眼科检查和可疑解剖学部位的放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异位钙沉积。
9、应告知病人及其直接亲属,必须依从,剂量指导,严格服从关于钙摄取、饮食和朴钙的医嘱,避免使用未经医生同意的非处方药物。并应详细介绍上述有关高钙血症的症状,如有上述症状应就诊。
10、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据报告,以人类推荐剂量的4至15倍骨化三醇给兔口服,可发生畸胎。
(2)3胎总共15只幼兔均有骨骼及外观的不正常。然而,其它23胎总共156只幼兔与对照组比较,未发现明显的异常。
(3)以大鼠作致畸研究亦未发现畸胎。尚未对妊娠妇女作足够的或有对照的研究。只有具备正当理自说明潜在的益处大于对胎儿的潜在危险后才能在妊娠期使用本品。
(4)本品是否自人类乳汁排出尚不清楚,鉴于很多药物能自人乳排出,又因为骨化三醇对乳儿有潜在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应根据药物对母亲的重要性而决定中止哺乳或中止用药。
11、儿童用药:本品对儿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未确立。
12、老年用药:在本品的临床研究中,入选的65岁及65岁以上受试者数量有限,因此无法确定该人群应答率与较年轻受试者之间的差异。在报告的其它临床试验中,尚未发现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有任何应答反应差异。一般来讲,老年患者的剂量选择应谨慎对待,通常从剂量范围内的低剂量开始给药,因为其出现肝、肾、或心脏功能减退,有并发疾病或与其它药物合用的可能性较高。
13、药物过量:给予本品的量超过了病人的需要量可以引起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及高磷血症。反之,在用治疗剂量的本品的同时过量摄入钙和磷,可能会导致相似的异常。如果透析液内的钙浓度较高,则可能导致出现高钙血症。
(1)血液透析病人发生高钙血症的治疗:高钙血症(超过正常范围上限1mg/dL或0.25mmol/L)的一般疗法包括立即停用本品,采用低钙饮食和停用钙补充剂,可考虑降低透析液中的钙浓度。一般情况下2天到7天就可纠正高钙血症。当血清钙浓度回到正常范围内后,在剂量调整期及后续剂量调节期间,应对血钙监测(每周至少两次)。可通过采用无钙透析液的透析法,对持续的或显著的血清钙浓度升高进行校正。
(2)意外用药过量的治疗:本品急性意外过量的治疗包括一般支持疗法。应对几种血清电解质(特别是血钙)水平、尿钙排泄率进行测定,并对由高钙血症引起的心电图异常进行评估。这种监测对使用洋地黄的病人尤其关键。对意外用药过量的病人,还应采用低钙饮食和停止钙剂供给。由于骨化三醇的药理作用时间不长,进一步的措施似乎没有必要。然而,若高血钙持续且上升幅度较高时,应该重新考虑病人的基本情况,采取多种治疗措施,其中包括:使用磷酸盐和皮质类激素、双磷酸盐类、光辉霉素、降钙素、糖皮质激素和硝酸镓等药物、以及采取恰当的强制性利尿措施。也有报道采用不含钙的透析液作腹膜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