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比伏
药品库 性病科 病毒 替比夫定片
替比夫定片

规格:600mg

国药准字H20070028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替比夫定片的副作用
【 副作用 】:

临床试验中的药物不良反应:

约有1,500名受试者在临床研究中接受了剂量为每天600mg的替比夫定治疗。不良反应的评估主要基于两项研究(007 GLOBE和NV-02B-015),共有1,699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双盲状态下,接受了替比夫定600mg/天(n=847)或拉米夫定100mg/天(n=852)的104周治疗。在这些研究中,替比夫定和拉米夫定的安全性大致相当。

在104周临床试验中,总体而言替比夫定耐受性良好,大多数不良事件为轻度或中度。

表2按系统器官分类和发生频率列出了007GLOBE和NV-02B-015研究104周治疗过程中记录的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定义为:常见(≥1/100;<1/10);不常见(≥1/1,000;<1/100)。在每个频率组中,不良反应按照严重程度降序列出。

表2 替比夫定600mg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报告的临床不良反应(汇总分析104周007 GLOBE和NV-02B-015研究的数据)

神经系统

常见 眩晕、头痛

偶见 周围神经病变

胃肠道

常见 腹泻、恶心

肌肉骨骼、结缔组织和骨

偶见 肌病、肌炎、关节痛、肌痛

全身性病患及给药部位

常见 疲劳

偶见 身体不适

检查

常见 血肌酸激酶升高、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血淀粉酶升高、脂肪酶升高

偶见 AST升高

由于不良事件造成停药的患者比例在替比夫定组与拉米夫定组均为4%。替比夫定组最常见的导致停药的不良事件包括CK升高、恶心、腹泻、疲劳、肌痛和肌病。替比夫定单药治疗的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率<1%(2/847)。<1%(5/847)的替比夫定单药治疗的患者被诊断为肌病/肌炎(表现为肌肉无力)。

实验室检查异常

007 GLOBE和NV-02B-015研究中出现的异常的实验室检查见表3。

(详见说明书)

CK升高

CK升高在替比夫定治疗组发生更为频繁。在104周治疗期间,79%的替比夫定治疗的患者和47%的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发生1-4级CK升高。13%的替比夫定治疗的患者和4%的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发生3或4级CK升高。大部分CK升高没有症状,替比夫定组患者平均恢复时间长于拉米夫定组患者。

在出现1-4级CK升高患者中,分别有10%替比夫定治疗的和5%拉米夫定治疗的患者发生了肌肉骨骼的不良事件。共有2%(13/847)替比夫定治疗的患者因为CK升高或者肌肉骨骼不良事件暂停或者停止替比夫定治疗。

治疗期间ALT反跳

ALT反跳,即ALT>10×ULN且高于2倍基线水平,在治疗的前6个月内两组发生率相近(3%)。24周后,替比夫定组ALT反跳发生率(2%)低于拉米夫定组(5%)。推荐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期间定期检测肝功能。

停止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情的加重

当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停止抗乙型肝炎治疗后,已经有重度急性肝炎发作的报道。尚无充足数据证明停止替比夫定治疗后肝炎病情加重。

另一临床试验中,非疗效原因提前停药或选择不再继续服药的患者,有9/154(6%)的替比夫定患者和10/180(6%)的拉米夫定患者在停止治疗后4个月内发生了肝炎恶化(ALT>10×ULN且高于2倍基线水平)。

上市后临床应用

以下不良反应基于本品上市后临床应用中的自发性报告。因为这些不良反应是来自无法确定数量的人群的自愿报告,不可能确切估计其发生频率或确立与本品暴露的因果关系。

肌肉骨骼、结缔组织:横纹肌溶解(个案报告,见【警告】)

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病变,感觉减退

代谢和营养失调:乳酸性酸中毒

替比夫定片的副作用 更多»

刘静 副主任医师

淮北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替比夫定片会引起患者在用药后出现头痛、头晕、腹泻、恶心、皮疹、疲劳、血淀粉酶升高、脂肪酶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血肌酸激酶升高等比较常见的副作用。部分患者也会偶尔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关节痛、肌肉疼痛、肌病、肌炎、身体不适等副作用。

替比夫定片治什么? 服用替比夫定片,如时才能停药? 孕妇替比夫定怎么停药 替比夫定终身吃吗